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1.教师:我们以前学习过有关统计的知识,你记得有哪些吗?
学生思考,全班交流:统计表、条形统计图。
2.教师:我们今天继续学习有关统计的知识。
二、教学新知
1.铺垫学习。
(1)教师:课前布置大家收集了自己一到五年级的身高,首先老师请大家看张小楠同学收集的自己身高数据。
教师出示教材21页例题1统计表。
张小楠 6~12 岁身高情况统计表
2012 年 6 月
教师:从统计表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学生观察,同桌交流。
预设:学生会回答几岁时的具体身高;哪一年的身高最高、哪一年的身高最低等。
教师:你能说说用统计表来呈现数据有什么好处吗?
学生交流回答。
预设:学生回答统计表更清楚,更有条理。
(2)教师追问:除了可以用统计表来呈现数据,我们还可以怎样统计收集的数据?还可以制作成什么?
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教师:对,还可以制作成条形统计图。(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
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横轴、纵轴各表示什么?从图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
同桌交流,温故知新。
(3)小结:整理数据,统计表更清楚,更有条理;条形统计图更形象直观。我们还可以制作成折线统计图,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板书课题)
2.自主探究。
(1)比较异同,发现优点。
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例1折线统计图,请学生认真观察比较上面的统计图,思考:我们在统计表上的信息在这张折线统计图上都能找到吗?那为什么还要将数据制成这样的折线统计图?
学生思考,交流得出:很容易看出身高变化情况。
教师:那你认为就分析身高变化情况来说,用统计表好还是用折线统计图好?为什么?
(2)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分析。
看图讨论下面的问题(教师出示讨论题):
①随着年龄的增长, 张小楠的身高是怎样变化的?从 6 岁到12 岁,她一共长高了多少厘米?
②你能从折线统计图上看出哪一年张小楠的身高增长得最快吗?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③估计一下, 张小楠 13 岁生日时的身高大约是多少厘米?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汇报。
教师适时补充讲解:
①随着随着年龄的增长,张小楠的身高是逐渐增加的,从 6 岁到12 岁,她一共长高了144-116=28厘米。
②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从线段起伏情况得出结论,让学生思考身高增长快,线段会怎样?增长慢呢?得出:10岁到11岁增长最快,线段起伏变化最大。
③引导学生根据线段的走势合情推理:张小楠 13 岁生日时的身高大约是148厘米。
(3)了解结构。
教师组织学生观察讨论:
①折线统计图是怎样来表示具体数量的?图中横轴、纵轴各表示什么?
②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③你发现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学生先独立观察、比较、思考上面的问题。
在小组内把自己的想法与其他同学交流。
全班交流明确:横轴都是表示年龄,纵轴都是表示身高;条形统计图是用直条表示数量的,折线统计图却是用点来表示数量的,并且用线段将各点连了起来。
其中,折线上升→数量增加;折线水平→数量不变;折线下降→数量减少。
(4)教师小结:通过刚才观察、分析、比较,知道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相同之处都能看出数据的多少;不同之处是折线统计图还能更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变化情况。其实这就是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就是通过折线的起伏变化显示出数据之间的变化的。(教师板书:折线统计图特点)
3.联系生活举例。
教师:你有没有在其他地方见到过类似这样的图?
学生相互交流,教师随机出示相关的图片,加深印象。
4.制作折线统计图。
(1)教师:折线统计图怎样制作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
教师出示教材第22页“练一练”统计表以及准备好格线的统计图,学生拿出自己收集的一到五年级的身高数据,完成好的统计表。
(2)教师结合班上一学生身高数据讲解制作折线统计图的步骤:描点→连线(顺次连线)→标数据。
教师示范前两个点的画法。
学生尝试在教材第22页“练一练”提供的格线上画图。
教师巡视,相机予以辅导。
组织交流,让学生说一说制作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些什么。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制图时间的填写。
(3)数据分析。
①从一年级到五年级,你一共长高了多少厘米?从哪个年级到哪个年级,你的身高增长最快?
②全班同学中,谁的身高增长得最快?身高增长最快的时间大多集中在哪个年级到哪个年级?
③追问:根据统计结果,你还能想到什么?
小组交流,教师参与其中。
三、巩固应用
(一)预习答疑
教师到学校档案室调来学生近几年体检表,学生根据体检表收集自己的身高数据完成统计表,为新课做好准备。
(二)教材习题
1.教材第25页“练习四”第1题。答案:
(1)病人的体温在7:00到13:00这段时间不断上升;从11时到13时上升最快。
(2)病人的体温从13时起开始下降,从19时起趋于平稳。
(3)如:2个小时测量一次体温,17时到19时体温下降最快等。
学生根据所提问题,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教师适时补充。
2.教材第26页“练习四”第3题:答案:x=50 x=0.11 x=1.1。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3.教材第26页“练习四”第4题:
(1) 这家商场去年销售的电冰箱10月最多,12月最少,销售量在 100 台以上的月份有1月、2月、5月、6月、7月、8月、10月。
(2)电冰箱的销售量4月到5月增长最快,10月下降最快。
讲评:原因只要学生答在点子上,比如4月份以后天气越来越热,人们需要电冰箱的量变多了。
(3)略。
此题先让学生对照问题思考,然后组织小组交流。
(三)课堂作业
完成第三部分习题设计“课堂作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辅导,具体讲评见第三部分。
四、总结提升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完成第三部分习题设计“课后作业”第1、2题。
本页答案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