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的魔力听课反思
信息发布者:香草
《金钱的魔力》是一篇略读课文,但它更是一篇“名篇”。是名篇自然就有它的“有名”之处。对于这一点,陈敏老师想到了,也看到了:她把视角对准了马克.吐温,对准了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对准了马克.吐温短篇小说的语言特点。于是,她的课也就自然而然地开始生发“魔力”了——
首先,以“漫画”贯穿全文。可以说,《金钱的魔力》的整个教学过程都是由“漫画”贯穿的。课前:陈老师带着孩子们先是议漫画(看过漫画吗?喜欢谁的漫画?)再是赏漫画(“小沈阳”、“让座”等),并在“议”“赏”中总结出漫画的特点:夸张、讽刺。课始:陈老师通过漫画特点自然地引出马克.吐温作品的语言特色,从而自然地引出课题,进而梳理出课文的主要人物以及主要内容和人物之间的关系。课中:陈老师重点抓住第6(写托德的笑脸)、11(写老板的话语)两个自然段作“漫画互换式”的赏读(将文字转化成漫画,又将漫画置换成文字),通过多层面、多方法、多感官的赏读,进一步强化对马克.吐温作品语言特点(夸张、讽刺)的认识和理解。课末:边欣赏封面漫画边推荐《百万英镑》这部作品,并作精彩精练的总结:如果我们能够从笑话背后发现深藏着的东西,就会读到一幅幅更为精彩的漫画。课到此作结了,漫画却一幅幅留在了所有听课学生和老师们的脑海中。
其次,用“重点”品读感悟。略读课文到底应该怎么教?或者说“略读”究竟应该怎么读?各有各的说法,也各有各的做法。但不管说法怎样,做法怎样,我觉得陈敏老师的“重点”品读感悟是很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细细品味的。陈敏老师在文本的处理上,直接拎出写托德的笑脸(第6自然段)和写老板的话语(第11自然段)两个自然段作重点品读的。她的整节课就是围绕“笑”和“话”两个字做文章的,可谓“仅此而已,不及其余”。这恰恰是陈敏老师的高明之处和这节课的“魔力”所在。因为,这样一来,课文真的“略读”了;课的旨意(让学生“初步感受马克.吐温小说的讽刺手法”)达到了;老师教了该教的,学生也学到了该学的,真正的“生本” 也实现了。
第三,把“工夫”用好下足。只将“重点”品读感悟在两个自然段上,这本身就是一种下足工夫的表现。但如何让学生对这种夸张和讽刺的语言有一种心领神会,有一种心灵上的感应和爱慕,陈敏老师作了一番别样的处理和演绎。如:让学生静静地默读,静静地圈、划、注;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从头脑中浮现画面;还原生活思考,深刻领会夸张和讽刺;“体验写话”,并与原文作比较,感悟老板的话语特点;表演朗读,再现情境,加深理解;赏析老师创作的文字,并以置换或穿插的方法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者的表达;“真心话大冒险”,把学生带到作品中。通过这一系列的“动作”,教学的功夫用好下足了,教学的效果就突显了,课堂的魔力也就出来了。
我们语文老师一直在思考:语文教学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如果有问题,如何改变这些问题?“生本”、“学本”为什么会缺失?……我想,陈敏老师的这堂课能给我们回答:归因都在老师,教师的问题解决了,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名师方能出高徒啊! |
|
本页答案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