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和清风说课稿
信息发布者:香草
一、 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课是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第一学期(试验本)教材第三单元第二十二课,本单元要点是引导学生学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会归纳课文内容,也就是用简短的语言说说全文讲了些什么。而《明月和清风》是一篇以拟人化的巧妙手法描写男孩女孩之间纯真友情的精品,作者以清新优美的语言引导人们去欣赏女孩高尚的品质和男孩羞涩真诚的美好情怀,并为读者留下了无限想像的空间。《明月和清风》在叙事谋篇上大胆的采用了自然界两种常见事物作为叙事者,而且在语言的技巧上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是息息相关的主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掌握生字词
B、学习用鲜明、准确、生动的语言,来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2能力目标
A、学习拟人化的写作手法。
B、引导学生品味作者用诗一般的抒情笔调、优美的语言描绘月亮热心助人的感人情怀。
C、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理清文章思路,理解并归纳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情感。
○3情感目标
深刻理解作者通过饱含深情的笔触,来表现男孩对美好事物的想往,对纯真友情的珍惜以及明月清风乐于助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说明]确定以上的三个目标是要体现“新课标”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并重的教学理念。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准确地归纳总结课文内容,并能学习拟人化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读课文,要求读出有感情,用声音来塑造人物的形象,传达内心的感受。
4○1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过拟人化的寓言,但具体的学习将拟人化的自然界事物和现实中的人物相结合而产生的美好故事还是第一次。因此要引导学生分析拟人化手法的运用和同篇使用拟人的寓言故事有什么区别,还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努力通过本课,做到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停顿的长短、读音的轻重、语速的快慢和语调的抑扬来传达内心感受。
○2校情分析:
我校是一所国际化的学校,我们的学生可以说来自五湖四海,虽然语文素质的层次明显,但是总体来说语感和表现欲都比较强。我们也有条件使用多媒体教学。
5教具的使用:幻灯片、录音机、录音带、福斯特的小夜曲(因为整个故事的发生背景是在夜晚)
二、 说教法与学法
1自主学习享受美的愉悦,提高审美能力。(应多读少讲,以读代讲为主)
我自己读过这篇文章之后,那一片明月和清风色再也无法从记忆中抹去。《明月和清风》这样的动人的文章,如果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听,那么学生永远无法领略到《明月和清风》的意蕴悠长的美。所以,我本着注重创设教学情境,运用直觉领悟和心理体验的思维方法,带领学生进入艺术境界,自己阅读。让课堂成为感知美、欣赏美、品味美、探讨美的自由空间,提高审美能力,进而初步学会表达美和创造美。
2小组讨论为主,辅以适当引导。
[说明]小组讨论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贯彻我们西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体现西外桌的真正价值。
3学法指导:
要求学生从课文出发,采用边看、边问、边想、边读、边写。看:看课文,从中发现问题。问:指出问题。想:思考并回答教师精心设置的问题。读:读顺、读流畅,读出感情。写:通过本文的学习,教师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写片断。
4教学时数:一课时
三、教学程序
总的用一句概括:由表及里,循序渐进。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你们有过要好的男同学和女同学吗?你们在离开原来的学校到西外来之前,有没有和他们告别呢? 待同学们回答之后,引入新课。让我们看看香港的保罗是怎么做的!!
[说明]
○1此设计帮助学生回忆同学之间美好的情意,设计一个较好的教学环境,为课文教学作情感铺垫。
(二)听音乐、带着问题:寻找生字词,分组朗读。
导语引导着学生回忆明月和清风天,现在则是通过声音把学生引入明月和清风天的佳境,这样文质优美、简洁明快的散文,不必象以往急着去介绍作者,熟悉文字,而应该创设一种教学环境,将学生由课前分散的注意力转换到集中的、急于求新知的心境上来,主动配合教师学。一遍、两遍,让学生静静聆听,闭目想象,让思绪飞出教室,飞进明月和清风意盎然的大自然,去采撷那一片片美丽诱人的明月和清风。莱辛说:“凡是我们在艺术作品里发现美的东西,并不是直接由眼睛,而是由想象力通过眼睛发现为美的。”同时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完成能力目标中的C点,也为教学难点铺平道路。
(三)掌握文中的生字词,特别是一些多义字。(抄写在小黑板增大课内容量)
[说明]特地设计这一步骤针对我校学生语文层次多设记的,同时扩大识字量,为下面的朗读扫除障碍。
(四)学生再次分组讨论,回答:女孩一共做了几件事,这几件事分别说明女孩是个什么样的人?男孩为什么舍不得离开香港?月亮姐姐和清风妹妹为什么要帮助男孩把信送给对窗的女孩?
最后由教师总结归纳,让同学们能够认识到异性同学之间的友谊分外珍贵,这份珍贵的情意连天上的月亮和清风都感动了。一个人的美和魅力不仅仅在外表,更在于内心。
[说明]设计这一步骤可以用循序渐进、逐层深入来概括。旨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思考的能力。同时再从独立转向合作、探究,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质疑、相互启发,这样就形成了多维态势的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让学生用心读、用心赏,读出美,增强审美能力,每个人都会有收获,教师的设问与及同学的质疑。落实了教学重点,完成知识目标的C点和情感目标。
(五)精读,通过比赛朗读、配乐朗读品味语言之美。
还像从前上课那样一遍遍的朗读,学生绝对会觉的枯燥泛味,因此我让学生各自找最精彩的地方朗读,品味它的语言。另外,进行朗读比赛,各组同学朗读自己最拿手的段落,由其他小组的同学作评委,进行打分评比,最后作全班配乐朗读。
[说明]采用多样的朗读形式,有利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激起学生自主的活动,设计的句式有利全体学生的参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说是由扶到放的过程,这样也落实了教学重点及难点。
(六)、美的训练
1、引导学生从形式到内容进行总结归纳。
2、如果你是对窗的那个女孩你会怎么做?
3通过本文的文字把它变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说课后记:
写完本说课稿,我再回忆以往教《明月和清风》的模式:那是一段段的分析,一个个问题简单的提问。教师包办一切,学生听得容易累,老师教的更累。那是因为没有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学生被动接受老师的灌输。但这次,我的教学设计尽可能围绕着新课程所倡导的来实施,那就是:阅读是学生的个体行为,不应该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老师要巧妙设计,创造性地拓展延伸,引导学生积累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创设心灵的自由,行动的自由。学生就可以展开联想,想象的翅膀在知识的海洋里邀游。
|
|
本页答案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