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赤壁赋说课详案

信息发布者:香草
(总体思路)
《赤壁赋》为千古名文,授课时不仅想让学生体会东坡飞扬的文采,更想让学生体会东坡之情、东坡之思。设计“三读三求”(一读求“识”、二读求“品”、三读求“悟”)的环节,通过整体感知,深度教学,拓展运用的教学过程,期待学生较好的掌握文本。
一、教材说明
本文是鲁人版必修教材第二册第一课。苏轼曾写过两篇《赤壁赋》。这篇为《前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近四年。作者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但他又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他在这篇赋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反映了这种复杂的心情,最终表现了豁达开朗的性格。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进而深入了解文章。
2 、掌握文言实词、虚词,重点句子的的背诵和翻译。
3 、赏析本文“景”、“情”、“理”结合的写法。
4 、体会作者历经磨难仍豁达乐观的精神情怀。
5 、通过“小崔会客”“课本诗”“满分作文片段与训练”“高考真题练习”,总结答题技巧方法,提升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整体感知文章。(通过预习,借助课下注释与《详解》,学生对文章进行了初步翻译,需要在课堂上琢磨句子蕴涵的意义,体会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2、体会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理清本文的线索。
3.体会景、情、理的交融,品鉴技巧之美。
四、教学方法
1、听名家朗诵,进行正音正字;(反复诵读法)
2、辅以多媒体课件,进行“三读三求”; (自主合作探究法)
3、教师引导,逐层设疑,学生以小课题组形式(讨论展示法)
4、教师补充,师生共同探究,展示结果。(归纳法,深度教学,总结建模)
五、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语
中国文学史上,每一个时代都是人才辈出,名篇佳作汗牛充栋、数不胜数,林语堂对一个人情有独钟,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这个人是谁?
他就是苏东坡,俗话说:文如其人。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一同学习苏轼的一篇文章《赤壁赋》,读文知人,走近古赤壁,了解苏东坡。
(二)明确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进而深入了解文章。
2 、掌握文言实词、虚词等基础知识,重点句子的的背诵和翻译。
3 、赏析本文“景”、“情”、“理”结合的写法。
4 、体会作者历经磨难仍豁达乐观的精神情怀。
5 、通过“小崔会客”“课本诗”“满分作文片段与训练”“高考真题练习”,总结答题技巧方法,提升能力。
(三)点击作者
(首先让学生根据自己了解自主发言,“大话东坡”。)(教师展示课件)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嘉佑二午(1057)进士,任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神宗元丰二年(1079)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三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后量移诸州。哲宗元佑元年(1086)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九年,又被劾奏讥斥先朝,远贬惠州、儋州,元符三年(1100),始被召北归,卒于常州。有《东坡全集》一百十五卷,今存。
1、才高八斗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 诗歌: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书法:列“苏黄米蔡”之首
2、仕途坎坷
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实行变法,苏轼因反对新法而外调杭州通判,转任密、徐、湖州知州。元丰二年因讽刺新法的诗句,而被捕下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因筑室于东坡而自号东坡居士。哲宗继位,一度被召回家,等哲宗亲政,苏轼再一次遭贬到惠州,后又到琼州。徽宗即位后,遇赦北还,途中在常州病逝。
3、豁达开朗
苏堤(工程师)、东坡肉(美食家)、荔枝(贪吃者)、竹子(心高洁)
杭州西湖有“苏堤春晓”。苏东坡与“东坡肉”。曾自言“日啖荔枝三百颗”,但他更关注精神的需要,曾写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
以上可以佐证苏轼的历经磨难,达观开朗,辅助学生理解作者性情。
(四)三读三求(一读求“识”、二读求“品”、三读求“悟”)
一读求识(识音、识字、识文赋)
(听范读,给生字正音初步把握文章情感。自我放声读,找准文章情感基调。小组合作朗读,总结文章情感脉络。)
识音及解字
1、壬戌( ) 10、酾酒( )
2、桂棹( ) 11、横槊( )
3、余音袅袅( ) 12、渔樵( )
4、幽壑( ) 13、扁舟( )
5、嫠妇( ) 14、匏尊( )
6、愀然( ) 15、蜉蝣( )
7、山川相缪( ) 16、无尽藏( )
8、舳舻千里( ) 17、狼籍( )
9、旌旗( ) 18、枕藉( )
⑵、识文赋:散文赋也叫文赋,是中唐以后出现的一种文体。 文赋兼有诗歌和散文的一些特点,不受骈赋、律赋那些框框的限制,较多地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形成了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前赤壁赋》就是这种文体的典型之作。
二读求品——品词、品句、品写法
⑴、品词
探究活动:以第一段为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抢答“哪些词用的精妙?为什么?”
根据回答,总结出若干有代表性的词,师生探究,加以分析。
从“泛”字我们好像看到了小船漂浮在江面上,自由自在的样子。
“徘徊”一词用的是拟人手法,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月亮缓缓升起的动态,更重要的是,“徘徊”一词还透露出了作者对月夜美景的眷恋之情。
白茫茫的雾气“横”在水面上,是从近处看;月光下水光遥“接”天边,是往远处望。一“横”一“接”,就像中国画的大写意,准确、简洁而又传神地描绘出一个静谧的夜景。
从“纵”字我们又好像看到了小船已经放开,毫无拘束地冲向前去;“凌”字又让我们体会小船在波峰浪尖飞快掠过的动态,衬托了愉快的心情。
在“深入理解”上最重要,要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深度教学)
教师可以这样引导——本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想表现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鉴赏语言的思维方式=手法+句意+感情。
⑵、品句(重点:第一、三、四段)(以学生的活动为主)
(结合课下注释,将翻译工作基本完成,在此品句,重在品语言美、意境美以及句子与诗歌主题的关系)
以第一段“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倾之茫然”作为品句示例:
明确:
景物内容:月、水、风、舟
色 彩:淡雅朦胧
人物:外貌、神态 (体现出来的感情)
整体效果:人与自然之间是那样和谐亲近
  探究活动:让学生找出觉得优美的句子,并分析这些句子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以及议论的关系,各课题组找出自己的代言人,进行发言。
(在“深入理解”上最重要,要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教师可以这样引导——本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想表现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品写法(景、情、理的交融)
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初步翻译了文章,现在要琢磨一下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想要表达的道理。理清本文的线索。
(重点:第一、三、四段)(以学生的活动为主)
1、第一段:景(以学生的活动为主)
探究逐层设疑:第一段作者写的是什么内容?是什么样的景?看到这样的景会有什么样的心情?
教师点拨: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月出东山 徘徊斗牛\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此一乐也。
透过月光又看到了“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月夜美景,置身于这样的美景中的游人自然心旷神怡,任一叶小舟在江面上飘荡,“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多么辽阔呀,像是凌空乘风飞去,不知将停于何处;多么飘逸呀,好像人变成了神仙,飞离尘世,登上了仙景。作者由景自然过渡到人的感受上,痛快淋漓地描绘出要飞升成仙的情景,情中有景,情景自然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笔势流畅,多处用典却不着堆砌之痕。
2、第一段写了“乐”情后,第二段为何又转入写“悲”情?
本段是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于是饮酒乐甚”,古人抒发欢乐心情往往是饮酒赋诗,此处也不例外,作者的心情于是由对换天地自然界的皓渺的赞美之“乐”引出了对人生不如意的“悲情”,而这种悲情借客人萧声的悲凉反映出来,“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如“泣孤舟之嫠妇”。苏轼借助于夸张、想象、比喻等手法,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连读者也不由得悲伤起来。
3、第三段:情
歌声和箫声引发了悲情悲意。悲什么呢?悲的内容是什么呢?(学生齐读,自己思考,争辩质疑)
教师点拨、师生共同总结:情(悲) 无枝可依 \英雄安在 \人生无常
4、第四段:理 (在诵读中理解、品味语言)
他怎样来排遣这种悲苦郁闷之情呢?
教师明确重点:景、情、理的关系
盈虚有数 物我无尽
清风明月 与子共适
师生探究:那么,前后两“乐”相同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景(乐—山水之乐) 理(乐—达观之乐)
情因景生,景以情显,移情于理。全文融景、情、理于一炉。景则水月流光,情则哀乐相生,理则物我相适。其间杂以呜呜箫音,悠悠古事。体物写志,不离眼前景;议论、抒情又不囿于眼前景。
在“深入理解”上最重要,要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深度教学)
教师可以这样引导——本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想表现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答题建模:鉴赏语言的思维方式=手法+句意+感情。
本文作者先写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使人沉浸在美好的景物之中而忘怀了世俗的欢乐心情;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申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地存在,表达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读求悟(悟客、悟苏、悟精神)
探究活动:你认为当时真的有这样一场主客答问吗?
学生畅谈感受、认知
教师明确:主客答问是赋的传统手法;苏轼借此抒怀,有无真正的客人并不重要。
引导学生认识到客的苦闷就是苏子的苦闷,问答的过程其实就是苏轼自身思考、排遣的过程。 就在此处,作者的心情由乐转悲。“主”“客”实为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积极和消极的心态。表达了他解决了自己矛盾痛苦,最终乐观旷达的精神状态。
(五)深度教学、探究练习(各课题组可任选一题,合作探究完成后下节课展示结果)
“小崔会客”
假如你是央视主持人小崔,面对风尘仆仆穿越千年时光,来到“小崔会客”现场的苏轼,你能针对本文对苏轼提出哪些问题?根据对本文的理解,假如你是苏轼,你将如何作答?(课题组内确定人选,合作探究后展示成果)
课本诗(教师下水)
一轮明月,
千里共婵娟,
放射出

悲天悯人的光辉;
一排短松,
年年肠断处,
守候着

生死离别的深情;
一杯浊酒,
还酹江中月,
凝结着

壮志难酬的感慨;
一片沙洲,
江海寄余生,
带走了

蝇营狗苟的烦懑;
一袭蓑衣,
烟雨任平生,
织就了

风吹雨后的宁静;
你是谁?
你是诗,
你是禅,
你是说不完的东坡居士。
高考真题练习(2006年高考山东卷)
16:结合原文,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第1自然段中,作者不直说远远望见的是苏东坡的雕像,而说是苏东坡。这样表达有什么作用?
(2)第5自然段:“唯有东坡在,剩有游人处。”它在整篇散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案](1)强化,强调,突出了对苏东坡的热爱之情。(或“强化了苏东坡在作者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2)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从眼前的景物描写转向了历史抒写。
17:第6自然段中,作者说“苏东坡获罪入狱,旋被朝廷发配来黄州,反而为他营造出了创作“三赤”名篇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请根据文意说明“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的具体含义。
[答案]主观情绪:因不白,不公,不平而导致的悲愤心情及面对困境时超然旷达的情怀。
客观环境:“赤壁”一带的大江东去,惊涛拍岸 的自然景观,风起云涌、“一时多少豪杰”的历史背景。
18:联系全文,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第7自然段中,作者说“文赤壁的全部意蕴,又恰恰全部产生在一连串的阴差阳错之间。”“一连串的阴差阳错指哪些具体内容?请分条概述。
(2)文章最后说,虽然文赤壁不是历史上的古战场,但苏东坡在这里也打了一场胜仗,请简要说明苏东坡取胜的原因。
[答案](1)阴差阳错主要表现在6个方面。1、一个文人却挂职去当了武官2、落难遭贬却成就了他的文学创作3、本来是“赤鼻”却误以为是赤壁4、生前命运多舛,身后却名传千古5、无意与政敌周旋却在“文战”中或胜6、无优美景观的假赤壁却成了旅游胜地。
(2)原因:大起大落的仕途人生使他具备了艰难玉成的意志品质,浪漫旷达的性情使他拥有了豪放超拔的情怀风骨,信笔纵情的骄人才华使他有了“一吟成杰作,一叹成绝唱”的非凡能力。
19:联系本文,并结合学过的知识,谈谈你对苏东坡的认识与评价。100字左右。
[答案]由于家庭的教育,青年时期的苏轼就具有广博的历史文化知识和多方面的艺术才能。从小博览群书,使得苏轼接触到了各种思想。青年时期的苏轼,更多的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受尽了身体和心灵的摧残,终于幸免一死,被贬黄州。也终于给我们留下了传诵千古、光照日月的赤壁诗文。苏轼是中国历史上被贬时间最长,被贬路程最远,也是最伟大的诗人。正是一次又一次的被贬,成就了这位伟大的诗人。仕途的失意,命运的坎坷,使苏轼的思想发生了变化。
附:高考山东卷现代文阅读
文赤壁
朱增泉
文赤壁在黄州,武汉向东,车子开一个来小时就到了。一下车,我就远远望见苏东坡,是山坡下一尊高高站立的汉白玉石雕像。文赤壁的名声犹胜武赤壁,苏东坡是这里的主角。大家走近前去,仰视这位千古文豪。一个人一旦被刻成一尊石像,即便恣肆汪洋如苏轼,他那眉宇间,襟袍临风处,拂袖挪步,毕竟已少了那份气质。他的醉态浪漫呢?他的才情风骨呢?他的失意豁达呢?一尊石像纵然万古不朽,终究已不是有血有肉的那个人了。难怪,苏东坡这样豪放的人,也曾在这里感叹过“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江山如画,逝者如斯!
迎面一座小山,不高,拾级而上。可能是这里的人想让问赤壁比武赤壁更“赤”、更吸引游客吧,山壁上泼了一层赭红色涂料,显得假了。苏东坡的文采名声,哪里还用的着粉饰媚俗?
登临而观,山壁下只剩两池死水。抬头北望,远处才是白茫茫的长江江面。在古代,长江是在这座小山脚下拍壁而流的,千百年来渐渐淤积成滩,如今滩地上都已盖满房子。当年,苏轼写了《前赤壁赋》,三个月后重游在写《后赤壁赋》时,就已感叹“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他去世至今已有九百多年了,星换斗移,江山已改,虽是涛声依旧,毕竟江面已远。
唯有东坡在,剩有游人处。
苏东坡获罪入狱,旋被朝廷发配来黄州,反而为他营造出了创作“三赤”名篇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正是黄州落难这几年,苏东坡写下了不朽名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后来朝廷发来诰命,任命他为“汝州团练副使”。其实那只是一个虚职,挂职领一份钱粮而已。一个失意文人,被安排去当一名“武官”,真是阴差阳错。
然而,文赤壁的全部意蕴,又恰恰全部产生在一连串的阴差阳错之间。古时此山有峭壁插入江中,形如象鼻,山体为红色花岗岩,故名“赤鼻矶”。苏东坡是四川人,想必他初来乍到,竟将湖北口音“赤鼻”错听为“赤壁”。落难中的苏东坡“孤舟出没烟波里”,游饮江上,身临赤壁,伤感而怀古,触景而生情。面对万古东流,惊涛拍岸的浩浩长江,他心中也被满腔的不白,不公,不平,掀起阵阵巨大的感情波澜。他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时势何等风起云涌,一时多少豪杰,“而今安在哉”?于是,“苏子愀然”扣舷而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情起波涛中,句出骇浪间,一吟成杰作,一叹成绝唱。
看来,生前的“命”与身后的“名”,从来不是一回事。生前命运好,身后名声也好的人是有的,但并非人人都能如愿、如意。有的人生前飞黄腾达,大红大紫,身后却瞬即灰飞烟灭,再没有人想起、提起,因为他生前并没有做过什么留的住的事。或是反倒被人想起、提起他生前曾做过某些恶事、丑事、肮脏埋汰之事,落个臭名昭著,也为可知。有的人生前大起大落,甚至连遭大灾大难,最终却艰难玉成,留下了传诵千古的大成就、大名声。所以,一个人对于眼前那点阴差阳错,大可不必太在意。苏东坡赤壁怀古之词、之赋,皆悲愤中更见其旷达情怀。他若是一味排遣蝇营狗苟、狭隘不能自拔之情,纵然文丽词美,也决计成不了杰作,更流传不到今天。
文赤壁,虽然并不是历史上赤壁之战的古战场,但细想起来,其实苏东坡在这里也打了一场赤壁之战。不过,他打的是一场“文战”,对手是那些围攻他、诬陷他的政敌。他的态度是超拔的,不屑于去同对手打那些是是非非的笔墨官司。他没有打黄盖,没有借东风,也没有草船借箭,只是借了几分酒力,信笔纵情写华章。这场赤壁“文战”的结果,苏东坡大获全胜,以其三篇不朽之作流传千古。
满分作文片段与训练
1、是那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寒鸦么?是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何妨行啸且徐行”的行者么?是那个高唱“大江东去”的诗人么?苏轼,一个被宋神宗称赞为“才与李白同,识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在遭受小人泼来的污水,遭受贬谪后,忘却了所有的失意。他在黄州种地酿酒,“夜饮东坡醒复醉”,在黄州“倚杖听江声”,在黄州写下“大江东去”。他总是那样的淡泊从容。他总是将所有的痛苦失意抛之脑后,铭记着世间之美丽。不然,何来“亲煮东坡肉',何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旷达与豪迈?
2、孟德在赤壁低吟悲歌,周瑜在赤壁谈笑风生,而真正带给赤壁完美壮烈的是苏轼。官场上的险恶风波并没有消沉他高昂的意志,生活上的清贫并没有销蚀掉他那乐观向上的心。伴着涓涓细泉,聆听习习古风,故园神游中,苍银白发与皎洁月光交相辉映。一尊还酹江月,多么豪迈的举杯,淡逝了多少哀伤及生活磨难——纪念苏轼,让我懂得了在困难逆境中应保持有奋勇向前的心……
3、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子有意气,虽遭官场与文场一齐泼来的污水,但他仍意气风发,“侣鱼虾而友麋鹿”,心胸豁达可见一斑。
4、东坡披发仰天大呼“大江东去”,他面临的那些烦心琐事顷刻之间沉入滚滚波涛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壮阔的滔滔江水让东坡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失意、悲伤,忘记那些仕途的不得意。
5、苏轼这个曾经辉煌的文人,因黄州诗案而开始落魄,流落四方,辗转难安。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懒,看“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做他那个神鹤翩跹而舞的梦。面对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见风在山顶呼啸,盘旋,然后带着撕身裂骨的阵痛穿越漆黑的荆棘林。刹那间,他心中郁结的块垒,缠绕的苦痛随风而散。挫折,痛苦,唯有忘记。
写作训练
在北京的一次文学座谈会上,一位卓有成就的老作家,在谈到自己的创作体会时说:“要想成为一个好作家,一定要做到脚下有地,头顶有天,眼中有人。”在座的文学爱好者们恍然大悟。
请从上述材料出发,自选一个角度,自拟一个标题,自选一种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指导:(1)分析材料,文章主旨至少有两个角度,一是文学创作,一是搞创作的人。从文学创作角度看:脚下有地即创作要从现实中取材,真实反映社会;头顶有天是指眼界要开阔,要有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追求;眼中有人就是要时时想到文章是给人看的,要对读者负责。从做人角度看:脚下有地就是立足现实,热爱生活;头顶有天就是敬畏自然,保护生态;眼中有人,就是真诚待人,尊重他人。
(2)如果谈写作,可以批评当前中学生作文的弊病:脱离现实,缺乏真情,只图文字华丽,较少考虑社会责任。时间长了,这种思维方式会影响到生活方式,最后很可能作文没写好,做人也失败。最后明确指出:写作应知天地人。
(3)如果谈做人,先要说清一点: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天地就是世界,天地就是社会;在现实的世界里,既要懂规矩、学法纪,不能无法无天,也要脚踏实地、服务社会,不能飘来荡去。如果写记叙文,可以写胸怀浩然正气顶天立地的英雄,也可以写钟情自然、悉心保护环境的人,还可以写热爱生活,随时关爱天地之间的普通人,等等。如果写议论文,可以论述“天人合一”的好处,它既有利于人的愉快生活,也有利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反之,如果人无视天地,不尊重客观规律,一味强调“征服自然”“人定胜天”,那就不仅不利于人与天地的和谐,还会受到自然的惩罚。口子开小一点,从眼前遇到的事情谈起,慢慢谈到人与天地的关系,最后以提出希望作结:做一个心态平和的、对社会有用的人;只有这样,才是一个正常的、有幸福感的人。
六、教后反思
对于上佳的文学作品,无论是创作的过程还是阅读的过程,都需要放飞想象的翅膀,才能思接千载,文心恣肆,化万物于笔墨之间。教师在讲评时,如果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去更好的引发学生联想,整节课会更加有深度。
七、补充材料
1: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刺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
补充材料
2:林语堂——《苏东坡传》
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
补充材料
3:林语堂——《苏东坡传》
知道一个人,或不知道一个人,与他是否为同代人,没有关系。主要的倒是对他是否有同情的了解。归根结底,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我们真正喜欢的人。我认为我完全知道苏东坡,因为我了解他。我了解他,是因为我喜欢他。

本页答案点评

用户评论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