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筑室
(2)
(3)不尚虚
(4)随分
2. 挟书剑伴孤寂/携琴弈迟良友/此亦可以娱老
3.
4.
数
楹 (几
)(2)
置
二三胡床着亭下 (放置
)(3)不尚虚
礼
(礼节
)(4)随分
款
留 (招待
)2. 挟书剑伴孤寂/携琴弈迟良友/此亦可以娱老
3.
志趣相投的交情,就像这样罢了。
4.
示例:① 环境清幽。② 主人志趣高雅、品德高尚、不慕名利。③ 主人交往之人不俗。
答案:1.(1)几 (2)放置 (3)礼节 (4)招待
2. 挟书剑伴孤寂/携琴弈迟良友/此亦可以娱老
3. 志趣相投的交情,就像这样罢了。
4. 示例:① 环境清幽。② 主人志趣高雅、品德高尚、不慕名利。③ 主人交往之人不俗。
2. 挟书剑伴孤寂/携琴弈迟良友/此亦可以娱老
3. 志趣相投的交情,就像这样罢了。
4. 示例:① 环境清幽。② 主人志趣高雅、品德高尚、不慕名利。③ 主人交往之人不俗。
1.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1)暇日无聊 (
(2)元用素强记 (
(3)欲矜其敏 (
(4)书毕 (
2.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断句。(标两处)
肃王不视
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能记者阙之。凡阙十四字。
(2)语云:“休夸我能胜人,胜如我者更多。”
4. 同为写人记事的文章,选文和《卖油翁》在塑造人物上有何相同处? 请结合两文,任选两个角度进行阐述。
(1)暇日无聊 (
空闲,闲暇
)(2)元用素强记 (
向来,一向
)(3)欲矜其敏 (
夸耀
)(4)书毕 (
完
)2.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断句。(标两处)
肃王不视
/
且听且行/
若不经意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能记者阙之。凡阙十四字。
记不起来的就空缺着,一共缺了十四个字。
(2)语云:“休夸我能胜人,胜如我者更多。”
俗话说:“不要夸耀我能胜过别人,真正胜过我的人还很多呢!”
4. 同为写人记事的文章,选文和《卖油翁》在塑造人物上有何相同处? 请结合两文,任选两个角度进行阐述。
① 两文在塑造人物上都采用了对比衬托的写法,《卖油翁》一文刻画了射技高超但又恃才傲物的陈康肃公和平静沉稳、充满自信的卖油翁。选文塑造了谦和内敛的肃王和记忆超群却恃才骄矜的沈元用。② 两文中都采用了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如《卖油翁》一文中,“释”担而“立”,既是久挑油担后的一种难得歇息,又是出于好奇的驻足观看。两个动词刻画出一个勤劳朴实的劳动者形象。选文中对肃王和沈元用同样采用了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
答案:1.(1)空闲,闲暇 (2)向来,一向 (3)夸耀 (4)完
2. 肃王不视/且听且行/若不经意
3.(1)记不起来的就空缺着,一共缺了十四个字。 (2)俗话说:“不要夸耀我能胜过别人,真正胜过我的人还很多呢!”
4. ① 两文在塑造人物上都采用了对比衬托的写法,《卖油翁》一文刻画了射技高超但又恃才傲物的陈康肃公和平静沉稳、充满自信的卖油翁。选文塑造了谦和内敛的肃王和记忆超群却恃才骄矜的沈元用。② 两文中都采用了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如《卖油翁》一文中,“释”担而“立”,既是久挑油担后的一种难得歇息,又是出于好奇的驻足观看。两个动词刻画出一个勤劳朴实的劳动者形象。选文中对肃王和沈元用同样采用了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
2. 肃王不视/且听且行/若不经意
3.(1)记不起来的就空缺着,一共缺了十四个字。 (2)俗话说:“不要夸耀我能胜过别人,真正胜过我的人还很多呢!”
4. ① 两文在塑造人物上都采用了对比衬托的写法,《卖油翁》一文刻画了射技高超但又恃才傲物的陈康肃公和平静沉稳、充满自信的卖油翁。选文塑造了谦和内敛的肃王和记忆超群却恃才骄矜的沈元用。② 两文中都采用了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如《卖油翁》一文中,“释”担而“立”,既是久挑油担后的一种难得歇息,又是出于好奇的驻足观看。两个动词刻画出一个勤劳朴实的劳动者形象。选文中对肃王和沈元用同样采用了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