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7分)
人们总是把最美好的词语赋予青春,把最热 chén 的希望寄予青年。回望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正因一代又一代“青春之我”接 xù 奋斗,才有今日“此生无 huǐ 入中华”的深情告白,才有今时“平视世界”的自信底气。奔赴光荣与梦想的征途,新时代青年更须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 A (激荡 激发)起民族复兴的澎 pài 春潮,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拼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
(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热 chén(
(2)给语段中 A 处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1分) A 处应填的词语是
(3)语段中画线的句子中的“更”和“的”分别是
人们总是把最美好的词语赋予青春,把最热 chén 的希望寄予青年。回望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正因一代又一代“青春之我”接 xù 奋斗,才有今日“此生无 huǐ 入中华”的深情告白,才有今时“平视世界”的自信底气。奔赴光荣与梦想的征途,新时代青年更须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 A (激荡 激发)起民族复兴的澎 pài 春潮,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拼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
(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热 chén(
忱
) 接 xù(续
) 无 huǐ(悔
) 澎 pài(湃
)(2)给语段中 A 处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1分) A 处应填的词语是
激荡
。(3)语段中画线的句子中的“更”和“的”分别是
副
词和助
词。(2分)答案:(1)忱 续 悔 湃 (2)激荡 (3)副 助
2.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1)斯是陋室,
(2)
(3)念天地之悠悠,
(4)
(5)有约不来过夜半,
(6)商女不知亡国恨,
(7)傅玄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与周敦颐的“
(1)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 (刘禹锡《陋室铭》)(2)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3)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4)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5)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 (赵师秀《约客》)(6)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 (杜牧《泊秦淮》)(7)傅玄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与周敦颐的“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的看法相反。答案:(1)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 (3)独怆然而涕下 (4)山重水复疑无路 (5)闲敲棋子落灯花 (6)隔江犹唱后庭花 (7)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1)[孝之探源]结合右图“孝”字的结构,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你对“孝”字的理解。(3分)
(2)[孝之诗韵]小豫选了一组有关孝道文化的名言,其中一句不太适合,请你找出并说明理由。(3分)
不适合的一句是
(3)[孝之传承]小宿给右边这幅图取名为《这么近,那么远》。请你围绕活动主题,描述画面内容,并说说你对这幅图的理解。(4分)
画面内容:
你的理解:
“孝”,上为老,下为子,是上一代与下一代融为一体。
(2)[孝之诗韵]小豫选了一组有关孝道文化的名言,其中一句不太适合,请你找出并说明理由。(3分)
不适合的一句是
A
(填字母),理由:“事”是动词,可以理解为对待,师即老师,这句话的意思是对待老师就要像对待父亲一样,表明对老师的尊重。不符合“孝”的主题。
(3)[孝之传承]小宿给右边这幅图取名为《这么近,那么远》。请你围绕活动主题,描述画面内容,并说说你对这幅图的理解。(4分)
画面内容:
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但是小辈们都沉迷于手机之中,端坐在正中的老人很无奈。
你的理解:
一家人看似坐在一起很近,其实内心距离很远,真正的孝顺应该是有效陪伴,而不是人在心不在。
答案:(1)“孝”,上为老,下为子,是上一代与下一代融为一体。 (2)A “事”是动词,可以理解为对待,师即老师,这句话的意思是对待老师就要像对待父亲一样,表明对老师的尊重。不符合“孝”的主题。 (3)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但是小辈们都沉迷于手机之中,端坐在正中的老人很无奈。一家人看似坐在一起很近,其实内心距离很远,真正的孝顺应该是有效陪伴,而不是人在心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