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选文遗漏了以下文字,你推测应该放在文章的(
16. 作批注是非常好的读书方法,请完成下列关于批注的任务。(8 分)
(1) 解答批注 2 的疑问。
(2) 细读文章,理解“踩下一个脚印”的含义,完成批注 3。
17. 根据单元提示,如果将本文选入第一单元,你认为合适吗?请写出理由。(4 分)
18. 请在汪品先科普视频下的评论区跟帖,表达你对汪老的情感。要求:① 情感抒发要有内容,有凭据;② 根据表达需要选择合适的抒情方式;③ 100~120 字。(6 分)
B
)部分。(3 分)16. 作批注是非常好的读书方法,请完成下列关于批注的任务。(8 分)
(1) 解答批注 2 的疑问。
不矛盾。说汪品先"离世俗很远",是指他不在意人情世故,敢说敢做,潜心进行深海研究;说他"离世人很近",是指他虽然学识渊博,却不高高在上,和各层次的人都能交流,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这句话是焦念志教授对好友汪品先品质的高度赞扬。
(2) 细读文章,理解“踩下一个脚印”的含义,完成批注 3。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汪品先对深海研究的贡献比作"踩下一个脚印",是希冀后人能沿着这条道路,在深海研究领域走得更远。汪品先于耄耋之年,仍坚持深海科研事业,他对中国深海研究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而他仅仅将其比作"踩下一个脚印",体现了汪老谦虚朴实、伟大无私的性格品质。
17. 根据单元提示,如果将本文选入第一单元,你认为合适吗?请写出理由。(4 分)
示例一:我认为合适。因为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杰出人物",这一单元介绍了邓稼先、闻一多等多位杰出人物的事迹,反映了他们的优秀品质。而本文的介绍对象汪品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为我国深海研究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如果将本文选入第一单元,我们能感受到不同领域的杰出人物的非凡气质,进而唤起我们对理想的憧憬和追求。
18. 请在汪品先科普视频下的评论区跟帖,表达你对汪老的情感。要求:① 情感抒发要有内容,有凭据;② 根据表达需要选择合适的抒情方式;③ 100~120 字。(6 分)
耄耋之年致力于深入浅出地向公众传播海洋科学知识,您是可爱的科普老顽童;几十年来您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一座钟,您是认真的科研工作者;气候变化"低纬驱动说"和"南海不是小大西洋"两个假说引领深海科研方向,您是伟大的科学巨匠!
答案:15. B 解析:A. 讲"科学家需要和社会对话。首先,科学研究的目标往往是社会认识不足的重大问题,要大声疾呼以唤起广泛注意。其次,透过科学家的眼睛能发现科学的有趣、可爱、美,值得与全世界分享",与题目中的文字的观点不一致。B. "海洋科学比别的科学更加全球化"与题目中文字的观点相契合。C. 该选项的观点与题目中文字的观点不一致。 16.(1)不矛盾。说汪品先"离世俗很远",是指他不在意人情世故,敢说敢做,潜心进行深海研究;说他"离世人很近",是指他虽然学识渊博,却不高高在上,和各层次的人都能交流,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这句话是焦念志教授对好友汪品先品质的高度赞扬。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汪品先对深海研究的贡献比作"踩下一个脚印",是希冀后人能沿着这条道路,在深海研究领域走得更远。汪品先于耄耋之年,仍坚持深海科研事业,他对中国深海研究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而他仅仅将其比作"踩下一个脚印",体现了汪老谦虚朴实、伟大无私的性格品质。 17. 示例一:我认为合适。因为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杰出人物",这一单元介绍了邓稼先、闻一多等多位杰出人物的事迹,反映了他们的优秀品质。而本文的介绍对象汪品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为我国深海研究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如果将本文选入第一单元,我们能感受到不同领域的杰出人物的非凡气质,进而唤起我们对理想的憧憬和追求。 示例二:我认为不合适。第一单元已经介绍了博学睿智的科学家邓稼先,并采用了小标题的形式。如果将本文选入第一单元,有重复之嫌。而且本单元的课文作者与介绍对象之间都有着一定的联系,本文不符合这样的要求。 18. 示例:耄耋之年致力于深入浅出地向公众传播海洋科学知识,您是可爱的科普老顽童;几十年来您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一座钟,您是认真的科研工作者;气候变化"低纬驱动说"和"南海不是小大西洋"两个假说引领深海科研方向,您是伟大的科学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