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古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中提到风声、雨声、鸟鸣声,这三种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
A.风声最大
B.雨声最大
C.鸟鸣声最大
D.一样大
D
)A.风声最大
B.雨声最大
C.鸟鸣声最大
D.一样大
答案:D
解析:
声音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声音的种类无关,风声、雨声、鸟鸣声都是在空气中传播,所以这三种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样大。
答案:D
答案:D
7.科学家在南极洲发现一个陨石凹坑,形状如圆形平底锅,如图所示.小明在圆心A点大喊一声,经过6s听到回声.设空气中声速为340m/s,圆形凹坑的直径为 (

A.510m
B.1020m
C.2040m
D.4080m
C
)
A.510m
B.1020m
C.2040m
D.4080m
答案:C
解析:
声音从圆心A点传播到凹坑边缘再反射回A点,经过的路程为圆形凹坑半径的2倍,即直径。
已知声速$ v = 340m/s $,时间$ t = 6s $,根据路程公式$ s=vt $,可得总路程:
$ s = 340m/s×6s = 2040m $
此路程即为圆形凹坑的直径。
答案:C
已知声速$ v = 340m/s $,时间$ t = 6s $,根据路程公式$ s=vt $,可得总路程:
$ s = 340m/s×6s = 2040m $
此路程即为圆形凹坑的直径。
答案:C
8.在学校、医院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禁鸣喇叭的标志.在下列措施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
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B.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C.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D.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B
)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B.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C.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D.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答案:B
解析:
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B.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与禁鸣喇叭控制噪声方法相同的是B。
答案:B
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B.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与禁鸣喇叭控制噪声方法相同的是B。
答案:B
9.如图所示,这是甲、乙、丙三个物体发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相同,响度相同
B.甲、丙的音调相同,音色相同
C.乙、丙的音调相同,音色相同
D.甲、丙的响度相同,音色不同
A
)A.甲、乙的音调相同,响度相同
B.甲、丙的音调相同,音色相同
C.乙、丙的音调相同,音色相同
D.甲、丙的响度相同,音色不同
答案:A
解析:
解:分析波形图可知:
音调由频率决定,相同时间内振动次数越多频率越高。甲、乙振动次数相同,频率相同,音调相同;丙振动次数不同,音调不同。
响度由振幅决定,偏离原位置距离越大振幅越大。甲、乙振幅相同,响度相同;丙振幅不同,响度不同。
音色由波形形状决定,甲、乙、丙波形形状不同,音色不同。
综上,甲、乙的音调相同,响度相同。
答案:A
音调由频率决定,相同时间内振动次数越多频率越高。甲、乙振动次数相同,频率相同,音调相同;丙振动次数不同,音调不同。
响度由振幅决定,偏离原位置距离越大振幅越大。甲、乙振幅相同,响度相同;丙振幅不同,响度不同。
音色由波形形状决定,甲、乙、丙波形形状不同,音色不同。
综上,甲、乙的音调相同,响度相同。
答案:A
10.(2024·包头)如图,某款变频超声波驱蚊器能够发出不同频率的超声波,干扰蚊子的感觉和行为,达到驱蚊效果.关于驱蚊器发声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驱蚊器发声体通过振动发出声音
B.驱蚊器发出的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
C.驱蚊器发出的声音可以被人听到
D.调高驱蚊器振动频率,声音的音调变高
C
)
A.驱蚊器发声体通过振动发出声音
B.驱蚊器发出的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
C.驱蚊器发出的声音可以被人听到
D.调高驱蚊器振动频率,声音的音调变高
答案:C
11.噪声是一种环境污染,一些城市规定学校周边机动车禁止鸣笛,下列减弱噪声的方法与之相同的是 (
A.在录音棚内安装隔音设备
B.夜晚禁止建筑工地施工
C.在学校或住宅区种植花草树木
D.在高噪声厂房工作的人员要戴上耳罩
B
)A.在录音棚内安装隔音设备
B.夜晚禁止建筑工地施工
C.在学校或住宅区种植花草树木
D.在高噪声厂房工作的人员要戴上耳罩
答案:B
解析:
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题目中“学校周边机动车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A. 在录音棚内安装隔音设备,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 夜晚禁止建筑工地施工,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 在学校或住宅区种植花草树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 在高噪声厂房工作的人员要戴上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与题目方法相同的是B。
答案:B
A. 在录音棚内安装隔音设备,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 夜晚禁止建筑工地施工,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 在学校或住宅区种植花草树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 在高噪声厂房工作的人员要戴上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与题目方法相同的是B。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