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取一段铁丝,绕制成一个内径约为 3 mm 的圆环. 将圆环在清水中浸一下,圆环上布满水膜,此时辨别水膜相当于“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的最可靠方法是 (
A.用手摸
B.透过水膜看物体
C.用强光照射
D.用刻度尺测量
B
)A.用手摸
B.透过水膜看物体
C.用强光照射
D.用刻度尺测量
答案:B
解析:
B.透过水膜看物体。若看到物体正立放大的像,则水膜相当于凸透镜;若看到物体正立缩小的像,则水膜相当于凹透镜。此方法能可靠辨别水膜的透镜类型。
8. 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因此通过凸透镜的光一定会聚在焦点上
B.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焦点,凸透镜有实焦点,凹透镜有虚焦点
C.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D.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凹透镜后一定经过焦点
B
)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因此通过凸透镜的光一定会聚在焦点上
B.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焦点,凸透镜有实焦点,凹透镜有虚焦点
C.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D.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凹透镜后一定经过焦点
答案:B
解析:
A.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但只有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凸透镜才会会聚在焦点上,故A错误;
B. 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为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为虚焦点,故B正确;
C. 凸透镜对所有光线都有会聚作用,并非只对平行光,故C错误;
D.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凹透镜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焦点,而非光线本身经过焦点,故D错误。
答案:B
B. 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为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为虚焦点,故B正确;
C. 凸透镜对所有光线都有会聚作用,并非只对平行光,故C错误;
D.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凹透镜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焦点,而非光线本身经过焦点,故D错误。
答案:B
9. 完成下列光路图.


答案:
如答图所示

如答图所示

10. 如图所示,小明用一个透镜观看书上的一个英文单词,他看到了两个字母“YS”被放大了. 这个透镜是

凸
(选填“凸”或“凹”)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有会聚
作用.
答案:凸 会聚
11. 小明为判别直径相同的两透镜的类型,分别将它们正对太阳,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方,在纸上得到相应的光斑,透镜与光斑的大小如图所示$(d_{1}<d<d_{2})$. 其中形成甲光斑的是
凸
(选填“凸”或“凹”)透镜,判断的理由是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
. 为了判断形成乙光斑的是哪种类型的透镜,小明将透镜远离纸片,观察光斑的大小一直变大,由此小明判断此透镜可能
(选填“一定”“可能”或“一定不”)是凹透镜.答案:凸 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 可能
12. 如图所示,N 是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体暗盒,盒内有水平向右的平行光,P 为暗盒右侧平面上的一个圆孔,M 是一个与暗盒右侧平面平行的相隔一定距离的光屏. 若从外径与圆孔 P 相同的平板玻璃、凸透镜、凹透镜这三个光学器件中取一个嵌入圆孔 P 中,发现在光屏 M 上呈现一个比圆孔 P 大的圆形光斑,则嵌入圆孔 P 的那个光学器件 (
A.只能是凹透镜
B.只可能是凹透镜或平板玻璃
C.只可能是凹透镜或凸透镜
D.凹透镜、凸透镜、平板玻璃都有可能
C
)A.只能是凹透镜
B.只可能是凹透镜或平板玻璃
C.只可能是凹透镜或凸透镜
D.凹透镜、凸透镜、平板玻璃都有可能
答案:C 点拨:当在P处嵌入凹透镜时,因为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光斑要比圆孔P大.当在P处嵌入焦距较小的凸透镜时,因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光线在PM之间会聚,所以光斑有可能比圆孔P大.当在P处嵌入平板玻璃时,因为平板玻璃对光线既没有会聚作用,也没有发散作用,所以光斑与圆孔P一样大.因此嵌入圆孔P的那个光学器件可能是凹透镜,也可能是凸透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