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把一些冰块放在杯中,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水,这是
熔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需要吸收
热量.杯外壁出现一层水珠,这是液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答案:熔化 吸收 液化
2. 如表是海波熔化的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min|1|2|3|4|5|6|7|8|9|10|11|
|温度/℃|36|40|44|48|48|48|57|48|48|51|54|
(1)海波的熔点是
(2)在第2min时,海波的状态为
(3)海波的这个熔化过程用时
|时间/min|1|2|3|4|5|6|7|8|9|10|11|
|温度/℃|36|40|44|48|48|48|57|48|48|51|54|
(1)海波的熔点是
48℃
.(2)在第2min时,海波的状态为
固态
,表中第7
min的数据有误.(3)海波的这个熔化过程用时
5
min,在第6min时,海波的状态为固液共存
态.答案:(1)$48^{\circ }C$ (2)固态 7 (3)5 固液共存
3.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
甲
物质是晶体,原因是该物质有固定的熔点
,在第4min时,它的状态是固液共存态
.答案:甲 有固定的熔点 固液共存态
4. 诗人陆游用“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河水结冰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凝固
B.液化
C.汽化
D.熔化
A
)A.凝固
B.液化
C.汽化
D.熔化
答案:A
解析:
河水结冰是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属于凝固现象。
答案:A
答案:A
5. 下列物体中属于晶体的是 (
A.橡胶
B.沥青
C.冰块
D.石蜡
C
)A.橡胶
B.沥青
C.冰块
D.石蜡
答案:C
6. 用质量和温度都相等的水或冰冷却食物时 (
A.用水效果好,因为水容易流动
B.用冰效果好,因为冰的温度低
C.用水和冰的效果一样
D.用冰效果好,因为冰熔化时吸热
D
)A.用水效果好,因为水容易流动
B.用冰效果好,因为冰的温度低
C.用水和冰的效果一样
D.用冰效果好,因为冰熔化时吸热
答案:D
解析:
用质量和温度都相等的水或冰冷却食物时,冰在熔化过程中会吸收热量,且温度保持不变。而水冷却食物仅依靠热传递降低自身温度来吸热。由于冰熔化时能额外吸收大量热量,所以冷却效果更好。
答案:D
答案:D
7. 夏天,我们要喝冰凉的饮料,会在饮料中加入一些冰块,而不是直接加冷水.这主要是利用了冰块 (
A.汽化吸热
B.凝固放热
C.熔化吸热
D.液化放热
C
)A.汽化吸热
B.凝固放热
C.熔化吸热
D.液化放热
答案:C
8. 小兵用图甲中的实验装置探究某物质的熔化特点.
(1)实验中采用“水浴法”加热的好处有:①能减缓物体的升温速度,便于实验现象的观测和数据的记录;②能使物质
(2)实验表格如表所示,则表格中(a)、(b)两处应填写
|时间/min|0|2|4|6|8|…|
|(a)| | | | | | |
|(b)| | | | | | |
(3)实验中,他所测得的温度值比真实值要高,则他可能是按图乙中的
(4)他改正了错误的读数方法后,又正确地进行了实验,并根据所记录的实验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
①由图像可知,该物质是
②第6min时,该物质
③在第7min时,若将试管从温水中取出,并立即放入熔点为-4℃的盐冰水混合物中,此时试管中该物质的温度
(1)实验中采用“水浴法”加热的好处有:①能减缓物体的升温速度,便于实验现象的观测和数据的记录;②能使物质
受热均匀
.(2)实验表格如表所示,则表格中(a)、(b)两处应填写
温度$/^{\circ }C$
和状态
.|时间/min|0|2|4|6|8|…|
|(a)| | | | | | |
|(b)| | | | | | |
(3)实验中,他所测得的温度值比真实值要高,则他可能是按图乙中的
A
(选填“A”“B”或“C”)方法进行读数的.(4)他改正了错误的读数方法后,又正确地进行了实验,并根据所记录的实验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
①由图像可知,该物质是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②第6min时,该物质
继续
(选填“继续”或“不再”)吸热,熔化过程持续的时间是6
min.③在第7min时,若将试管从温水中取出,并立即放入熔点为-4℃的盐冰水混合物中,此时试管中该物质的温度
不变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答案:(1)②受热均匀 (2)温度$/^{\circ }C$ 状态 (3)A (4)①晶体 ②继续 6 ③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