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在标准大气压下,保温瓶中盛有半瓶$0^{\circ}C$的水,现将温度为$-10^{\circ}C$的冰块投入水中,并盖上瓶盖,与外界隔热,将会发生的现象是有部分水
会
(选填“会”或“不会”)凝固,理由是水的温度达到凝固点,并且能继续放热
,冰不会
(选填“会”或“不会”)熔化.答案:会 水的温度达到凝固点,并且能继续放热 不会
8. 如图甲所示,将装有液态海波的大试管放入水中,根据温度计$A和B$的示数,绘制了海波和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在第$2min$时,大试管内的海波处于
液
(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实验中判断试管内物质开始凝固的依据是有固体出现
(选填“温度保持不变”或“有固体出现”),第$8\sim 10min$之间海波的凝固已经停止
(选填“一直继续”或“已经停止”).答案:液 有固体出现 已经停止
9. 如图所示,市场上有一种“$55^{\circ}C$保温杯”,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导热材料,夹层间有“神奇物质”.开水倒入杯中数分钟后,水温降为$55^{\circ}C$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神奇物质”在$55^{\circ}C$时 (
A.处于固态
B.处于液态
C.处于固、液混合态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D
)A.处于固态
B.处于液态
C.处于固、液混合态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答案:D
10. 在一个室温为$0^{\circ}C$的房间内,将$-12^{\circ}C$的一块较大的冰块从冰箱的冷冻室取出,放在一杯$0^{\circ}C$的盛水容器中,则容器中的 (
A.冰和水的温度都保持不变
B.水的温度降低,冰的温度升高
C.水和冰的量都不变
D.水的量变少,冰的量变多
D
)A.冰和水的温度都保持不变
B.水的温度降低,冰的温度升高
C.水和冰的量都不变
D.水的量变少,冰的量变多
答案:D
解析:
解:冰块温度为$-12^{\circ}C$,低于室温$0^{\circ}C$和容器中水的温度$0^{\circ}C$。水会向冰块放热,由于水的温度为$0^{\circ}C$,放热后会凝固成冰,导致水的量变少,冰的量变多。而冰块吸热温度会升高,但在冰未完全熔化前,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仍保持$0^{\circ}C$。
结论:容器中的水的量变少,冰的量变多。
答案:D
结论:容器中的水的量变少,冰的量变多。
答案:D
11. 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凝固点低于$45^{\circ}C$
B.在$BC$段,该物质没有吸热,所以温度不变
C.在$t = 2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态
D.在$EF$段,该物质吸收了热量
C
)
A.该物质的凝固点低于$45^{\circ}C$
B.在$BC$段,该物质没有吸热,所以温度不变
C.在$t = 2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态
D.在$EF$段,该物质吸收了热量
答案:C
解析:
解:
A. 由图可知,该物质凝固过程温度保持在45℃不变,凝固点为45℃,A错误;
B. BC段为熔化过程,物质吸热,温度不变,B错误;
C. t=2min时,物质处于AB段,未开始熔化,为固态,C正确;
D. EF段为凝固过程,物质放出热量,温度不变,D错误。
结论:C
A. 由图可知,该物质凝固过程温度保持在45℃不变,凝固点为45℃,A错误;
B. BC段为熔化过程,物质吸热,温度不变,B错误;
C. t=2min时,物质处于AB段,未开始熔化,为固态,C正确;
D. EF段为凝固过程,物质放出热量,温度不变,D错误。
结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