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12 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
(2)如图甲所示,在竖直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 A,将
(3)经过多次实验,分别记录蜡烛 A、蜡烛 B 在纸板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沿玻璃板在纸板上的位置将纸板对折,发现 $B_1$ 与 $A_1$、$B_2$ 与 $A_2$、$B_3$ 与 $A_3$……位置重合,表明像与物到镜面的
(4)将光屏竖直放到蜡烛 B 的位置,不能在光屏上直接观察到蜡烛 A 所成的像,说明所成的像是
(5)若在蜡烛 B 和玻璃板之间竖直放置一张不透明的白纸,则从 C 处一定能看到的是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如图甲所示,在竖直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 A,将
未点燃
的相同蜡烛 B 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发现蜡烛 B 可以与 A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重合,此现象表明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3)经过多次实验,分别记录蜡烛 A、蜡烛 B 在纸板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沿玻璃板在纸板上的位置将纸板对折,发现 $B_1$ 与 $A_1$、$B_2$ 与 $A_2$、$B_3$ 与 $A_3$……位置重合,表明像与物到镜面的
距离相同
.(4)将光屏竖直放到蜡烛 B 的位置,不能在光屏上直接观察到蜡烛 A 所成的像,说明所成的像是
虚
像.(5)若在蜡烛 B 和玻璃板之间竖直放置一张不透明的白纸,则从 C 处一定能看到的是
蜡烛 A 的像
.答案:(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未点燃 大小相等 (3)距离相同 (4)虚 (5)蜡烛A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