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去精确测量玻璃窗的宽度,下列记录的数据正确的是(
A.0.420m
B.4.200dm
C.42.0cm
D.420mm
B
)A.0.420m
B.4.200dm
C.42.0cm
D.420mm
答案:B
解析:
解: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记录结果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即精确到0.1mm。
A.0.420m=42.0cm,精确到0.1cm=1mm,分度值为1cm,不符合;
B.4.200dm=420.0mm,精确到0.1mm,分度值为1mm,符合;
C.42.0cm=420mm,精确到1cm=10mm,分度值为1cm,不符合;
D.420mm,精确到10mm,分度值为10mm,不符合。
结论:B
A.0.420m=42.0cm,精确到0.1cm=1mm,分度值为1cm,不符合;
B.4.200dm=420.0mm,精确到0.1mm,分度值为1mm,符合;
C.42.0cm=420mm,精确到1cm=10mm,分度值为1cm,不符合;
D.420mm,精确到10mm,分度值为10mm,不符合。
结论:B
2. 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其中“山……向船尾跑去”所选的参照物是(
A.山
B.船
C.流水
D.河岸
B
)A.山
B.船
C.流水
D.河岸
答案:B
解析:
解: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先选定参照物。题目中“山……向船尾跑去”,描述的是山在运动。
若以山自身为参照物(A选项),山是静止的,不符合题意;
若以船为参照物(B选项),船在向前行驶,山相对于船的位置不断向后变化,就会感觉山在向船尾跑去,符合题意;
题中未明确提及流水与山的位置关系,以流水为参照物(C选项)无法确定山的运动状态;
以河岸为参照物(D选项),山相对于河岸是静止的,不符合题意。
结论:所选参照物是船。
答案:B
若以山自身为参照物(A选项),山是静止的,不符合题意;
若以船为参照物(B选项),船在向前行驶,山相对于船的位置不断向后变化,就会感觉山在向船尾跑去,符合题意;
题中未明确提及流水与山的位置关系,以流水为参照物(C选项)无法确定山的运动状态;
以河岸为参照物(D选项),山相对于河岸是静止的,不符合题意。
结论:所选参照物是船。
答案:B
3. 如图所示,小军完成学习任务后,将物理课本放在桌面上,请你结合物理课本的宽度,估算桌面AB边的长度约为(

A.10cm
B.30cm
C.60cm
D.100cm
C
)
A.10cm
B.30cm
C.60cm
D.100cm
答案:C
解析:
解:
物理课本的宽度大约为20cm。
观察图中物理课本放置在桌面上,桌面AB边的长度大约为3倍物理课本的宽度。
$3×20 = 60cm$ 。
故答案选C。
物理课本的宽度大约为20cm。
观察图中物理课本放置在桌面上,桌面AB边的长度大约为3倍物理课本的宽度。
$3×20 = 60cm$ 。
故答案选C。
4. 播放一套完整的眼保健操的时间大约是(
A.3h
B.30s
C.300s
D.30min
C
)A.3h
B.30s
C.300s
D.30min
答案:C
5. 下列长度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9.6nm= 9.6×10^{-3}μm
B.9.6cm= 9.6cm×10mm= 96mm
C.9.6cm= 9.6cm×10= 96mm
D.9.6cm= 9.6÷100dm= 0.096m
A
)A.9.6nm= 9.6×10^{-3}μm
B.9.6cm= 9.6cm×10mm= 96mm
C.9.6cm= 9.6cm×10= 96mm
D.9.6cm= 9.6÷100dm= 0.096m
答案:A
6. 下列情况中只是由于误差而引起结果不准确的是(
A.测量时物体的边缘未对准“0”刻度线
B.观察时视线未能与刻度尺垂直
C.读数时没有再估读一位数字
D.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
D
)A.测量时物体的边缘未对准“0”刻度线
B.观察时视线未能与刻度尺垂直
C.读数时没有再估读一位数字
D.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
答案:D
7. 在物理学中,用“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下列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最相近的是(
A.离弦之箭
B.一日千里
C.风驰电掣
D.姗姗来迟
B
)A.离弦之箭
B.一日千里
C.风驰电掣
D.姗姗来迟
答案:B
解析:
物理学中用“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描述运动快慢,即速度。
A. 离弦之箭:仅描述速度快,未体现单位时间和路程;
B. 一日千里:“一日”为单位时间,“千里”为路程,符合“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C. 风驰电掣:仅描述速度极快,未体现单位时间和路程;
D. 姗姗来迟:描述速度慢,未体现单位时间和路程。
答案:B
A. 离弦之箭:仅描述速度快,未体现单位时间和路程;
B. 一日千里:“一日”为单位时间,“千里”为路程,符合“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C. 风驰电掣:仅描述速度极快,未体现单位时间和路程;
D. 姗姗来迟:描述速度慢,未体现单位时间和路程。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