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5分)小明为了探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的好差,设计并做了这样的实验,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1)为保证实验的科学性,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还应考虑影响水温变化的其他因素,即保持烧瓶相同、环境因素相同、水的
(2)按照计划操作,小明把实验测得的时间和温度数据记录在表中.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实验室室内的温度是
(3)已知水温下降的特点:温度越高时,水温下降得较快. 根据这一特点,30min时棉絮组的水温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
A. 46℃ B. 43℃ C. 42℃ D. 40℃
(1)为保证实验的科学性,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还应考虑影响水温变化的其他因素,即保持烧瓶相同、环境因素相同、水的
质量
相同和水的初温相同.(2)按照计划操作,小明把实验测得的时间和温度数据记录在表中.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实验室室内的温度是
24
℃. 由此实验数据你能看出,在这两种材料中,保温效果比较好的是泡沫塑料,理由是在相同的时间内,该组水温降低的少
(选填“多”或“少”),我们还可以通过比较降低相同温度所花的时间,时间越长,保温效果越好
(选填“好”或“差”).(3)已知水温下降的特点:温度越高时,水温下降得较快. 根据这一特点,30min时棉絮组的水温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
C
(填选项字母).A. 46℃ B. 43℃ C. 42℃ D. 40℃
答案:(1)质量 (2)24 少 好 (3)C
25. (10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答案:(1)D
(2)外 尽量减少打开冰箱门的次数
(3)频率 大于 1.3q
(4)待改进 使用普通温度计并取出来读数不准确;同一层,没有多次测量不同位置的温度(写出一点即可) 用温度传感器多次测量同一层不同的温度(合理即可)
(2)外 尽量减少打开冰箱门的次数
(3)频率 大于 1.3q
(4)待改进 使用普通温度计并取出来读数不准确;同一层,没有多次测量不同位置的温度(写出一点即可) 用温度传感器多次测量同一层不同的温度(合理即可)
(1)关于探究冰箱中热现象的活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通过任务四,可知冰箱冷冻室的霜主要来源于冰箱
(3)散热快慢与
用两个同样的烧杯分别装满初温相同的水和豆腐(设水和豆腐散热系数相同且不变),水和豆腐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水和豆腐的散热快慢分别为$q_1、$$q_2,$则在开始降温一小段时间内$q_1$
(4)对“冰箱内的温度分布特点”的探究,请你结合评价表,判断该探究的评价等级为
D
(填选项字母).(2)通过任务四,可知冰箱冷冻室的霜主要来源于冰箱
外
(选填“内”或“外”)的水蒸气,因此要想减少冰箱冷冻室内霜的产生,你的建议是减少冰箱门的打开次数(或缩短开门时间)
.(3)散热快慢与
频率
(选填“频率”或“时间”)的物理意义最接近.用两个同样的烧杯分别装满初温相同的水和豆腐(设水和豆腐散热系数相同且不变),水和豆腐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水和豆腐的散热快慢分别为$q_1、$$q_2,$则在开始降温一小段时间内$q_1$
大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q_2. $若豆腐的温度为16℃,在实验中的冰箱冷藏室中部时的散热快慢为q,若在冷藏室的下部的散热快慢为大于q
.(4)对“冰箱内的温度分布特点”的探究,请你结合评价表,判断该探究的评价等级为
待改进
,你的理由是结论不可靠
;进一步给出的优化建议是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或使用更精确的测温仪器等合理建议)
.答案:(1)D
(2)外;减少冰箱门的打开次数(或缩短开门时间)
(3)频率;大于;大于q
(4)待改进;结论不可靠;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或使用更精确的测温仪器等合理建议)
(2)外;减少冰箱门的打开次数(或缩短开门时间)
(3)频率;大于;大于q
(4)待改进;结论不可靠;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或使用更精确的测温仪器等合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