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启东中学作业本 2025年启东中学作业本八年级物理上册江苏版 第5页解析答案
1.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我们在欣赏的时候,经常发现与物理知识息息相关.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全文如下:“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蓬头稚子”是根据响度辨别“路人”是陌生人
B.“遥招手”——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怕得鱼惊不应人”——说明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D.“借问”——是“路人”的声带振动产生的声音
答案:A
2. 随着现代工业、交通运输、城镇建设的发展,噪声污染日益严重,控制噪声成为现代生活环境治理的重要事务.
(1)街头设置禁鸣标志牌,是在
声源处
控制噪声,可通过改进声源结构,采取
减振
、隔振等技术和加装
消声器
等措施进行.
(2)道路旁种植行道树,是在
传播过程中
控制噪声,基本原理是隔声、
吸声
消声
.
(3)佩戴耳塞、耳罩和头盔是在
人耳处
减弱噪声.“以声消声”技术是使一个声源产生的声波的“密部”与另一个声源发出声波的“
疏部
”恰好相遇,相互抵消.
答案:(1)声源处 减振 消声器 (2)传播过程中 吸声 消声 (3)人耳处 疏部
3. 小华学习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后,对材料的隔音性能很感兴趣,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请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步骤:
①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
②把闹钟放到一个鞋盒里,将衣服盖在闹钟上方,然后逐渐远离鞋盒直到听不见滴答声,记下此时人离鞋盒的距离.
③分别将各种材料盖在闹钟上方,重复以上实验步骤,得到表中的数据.
|材料|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
|听不见滴答声的实际距离/m|2.1|2.8|3.7|5.2|1.2|
(1)根据小华所得数据可知粗糙的材料比平滑的材料隔音性能
(选填“好”或“差”),其原因是粗糙的材料吸收声音的性能要比平滑材料
(选填“强”或“弱”).
(2)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里,“隔音”就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响度
,是有效的降噪方法之一.在控制噪声的方法分类中,“隔音”是在
传播过程中
减弱噪声.
答案:(1)好 强 (2)响度 传播过程中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