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亮点原创 亮亮翻开课本,重新温习了这一课。他画了下面的思维导图,请你帮忙补充。


《浪淘沙》(其一):雄伟壮阔 逆流而上、直冲九霄的豪迈气概 《江南春》:江南春景 杜牧 对江南春景的高度赞美与无限神往 《书湖阴先生壁》:庭院内外景致 清新幽雅
答案:《浪淘沙》(其一):雄伟壮阔 逆流而上、直冲九霄的豪迈气概 《江南春》:江南春景 杜牧 对江南春景的高度赞美与无限神往 《书湖阴先生壁》:庭院内外景致 清新幽雅
三、点点说,让我们跟着书本中的《江南春》云游江南吧。同学们积极响应,欣赏诗歌中的江南风光。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
南朝四百八十寺,
1. 将诗句补充完整。
2. 语文要素(2025·北京燕山区期末改编)此诗围绕“
3. 诗歌的前两句从
4. 下面是同学们对这首诗的赏析,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诗歌的前两句写晴朗之景,后两句写烟雨之色。
B. “南朝四百八十寺”中的“四百八十”是虚指,直言佛寺数量之多。
C. 诗中“千里莺啼绿映红”属于近景描写,而“水村山郭酒旗风”写的是远景。
D. 这首诗动静结合,突出了江南细雨朦胧、春意盎然的特征,写得十分传神。
5. 新趋势 情境实践 关于这首诗的主旨,点点和亮亮展开了讨论。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写。
点点:这首诗的作者是个深藏不露的讽喻高手呢。你看身处唐朝的作者看不惯统治者治国无方,不直接说他们大兴土木、滥修佛寺,致使国力衰弱、民生凋敝,社会危机重重,而是说前朝往事,借古讽今。他真的太聪明了!
亮亮:其实这首诗只是描绘了江南的美景,表现了作者对江南春景的赞美与神往。我们了解诗歌应首先从艺术形象出发,而不应该作抽象的推论。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1. 将诗句补充完整。
2. 语文要素(2025·北京燕山区期末改编)此诗围绕“
江南春
”,抓住莺、红花、绿树、水村、山郭、酒旗、寺庙、楼台
等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的景色。3. 诗歌的前两句从
听觉
和视觉
角度写出了江南春光的声色之美。读了这两句诗,点点的脑海中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广阔的江南地区,到处莺啼阵阵,绿树掩映着红花,依山傍水的村庄、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4. 下面是同学们对这首诗的赏析,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 诗歌的前两句写晴朗之景,后两句写烟雨之色。
B. “南朝四百八十寺”中的“四百八十”是虚指,直言佛寺数量之多。
C. 诗中“千里莺啼绿映红”属于近景描写,而“水村山郭酒旗风”写的是远景。
D. 这首诗动静结合,突出了江南细雨朦胧、春意盎然的特征,写得十分传神。
5. 新趋势 情境实践 关于这首诗的主旨,点点和亮亮展开了讨论。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写。
点点:这首诗的作者是个深藏不露的讽喻高手呢。你看身处唐朝的作者看不惯统治者治国无方,不直接说他们大兴土木、滥修佛寺,致使国力衰弱、民生凋敝,社会危机重重,而是说前朝往事,借古讽今。他真的太聪明了!
亮亮:其实这首诗只是描绘了江南的美景,表现了作者对江南春景的赞美与神往。我们了解诗歌应首先从艺术形象出发,而不应该作抽象的推论。
我认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江南春景的高度赞美与无限神往,同时也暗含作者对统治者的不满和对晚唐国运的担忧。
答案:1. 水村山郭酒旗风 多少楼台烟雨中 2. 江南春 莺、红花、绿树、水村、山郭、酒旗、寺庙、楼台 3. 听觉 视觉 示例:广阔的江南地区,到处莺啼阵阵,绿树掩映着红花,依山傍水的村庄、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4. C 5. 示例:我认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江南春景的高度赞美与无限神往,同时也暗含作者对统治者的不满和对晚唐国运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