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这句话既表现了画眉的可爱,也借画眉的歌声抒发了作者此时兴奋、满足的心情。
B.“树叶真绿得可爱。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通过动态描写让我们感受到榕树旺盛的生命力。
C.作者通过写两次看到“鸟的天堂”的情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B
)A.“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这句话既表现了画眉的可爱,也借画眉的歌声抒发了作者此时兴奋、满足的心情。
B.“树叶真绿得可爱。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通过动态描写让我们感受到榕树旺盛的生命力。
C.作者通过写两次看到“鸟的天堂”的情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答案:B
三、新思维 逻辑梳理 亮亮想要用镜头记录巴金笔下的“鸟的天堂”,请你帮他梳理思维导图。


干:不可计数 枝:枝上生根 根:直垂地上 叶:充满生机 静 群鸟活动 早晨 到处是鸟声 到处是鸟影 欢 动
答案:干:不可计数 枝:枝上生根 根:直垂地上 叶:充满生机 静 群鸟活动 早晨 到处是鸟声 到处是鸟影 欢 动
1.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
(1)这段话是对榕树的______
(2)一个“卧”字,运用______
(3)朗读这段话时,节奏应该是______
卧
在水面上。(1)这段话是对榕树的______
静态
(动态 静态)描写,写出了榕树______大
的特点。(2)一个“卧”字,运用______
拟人
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榕树______姿态的可爱及其勃勃的生机
。(3)朗读这段话时,节奏应该是______
A
(A. 舒缓 B. 低沉 C. 紧张 D. 欢快)的,语气应该是______B
(A. 愤怒 B. 赞美 C. 喜悦 D. 悲伤)的。(填序号)答案:1. (1)静态 大 (2)拟人 姿态的可爱及其勃勃的生机 (3)A B
2.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1)这两句话运用了
(2)画“——”句子中的“多”“堆”“不留一点儿”写出了绿叶的
(1)这两句话运用了
静态
描写。(2)画“——”句子中的“多”“堆”“不留一点儿”写出了绿叶的
层层叠叠、挨挨挤挤
,突出了榕树叶子的繁密
。画“﹏﹏”的部分表现了榕树生命力旺盛
的特点。答案:2. (1)静态 (2)层层叠叠、挨挨挤挤 繁密 生命力旺盛
1. (1)
2. (1)
3.
4.
晨光初照,泊船树下
(3)鸟声不绝,鸟影散乱
(4)画眉立枝,兴奋歌唱
2. (1)
鸟的天堂由静到动的变化过程
(2)动态
借写画眉鸟的快乐、自由来突出“鸟的天堂”中鸟儿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
3.
原句中“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通过反复手法,有力地突出了鸟声之多、鸟影之密,直观地展现了“鸟的天堂”的热闹,为下文具体描写鸟的大小、颜色和状态作了铺垫。而修改后的句子直接罗列鸟的大小、颜色和状态,未对“鸟多”这一核心画面进行强调,导致群鸟纷飞的震撼感与热闹氛围被削弱,文章表现力不足。
4.
大榕树
作者亲身感受到鸟儿们在这里生活得自由自在,像在天堂一样,在作者心里,大榕树就是鸟的天堂
答案:1. (1)晨光初照,泊船树下 (3)鸟声不绝,鸟影散乱 (4)画眉立枝,兴奋歌唱 2. (1)鸟的天堂由静到动的变化过程 (2)动态 借写画眉鸟的快乐、自由来突出“鸟的天堂”中鸟儿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 3. 原句中“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通过反复手法,有力地突出了鸟声之多、鸟影之密,直观地展现了“鸟的天堂”的热闹,为下文具体描写鸟的大小、颜色和状态作了铺垫。而修改后的句子直接罗列鸟的大小、颜色和状态,未对“鸟多”这一核心画面进行强调,导致群鸟纷飞的震撼感与热闹氛围被削弱,文章表现力不足。 4. 大榕树 作者亲身感受到鸟儿们在这里生活得自由自在,像在天堂一样,在作者心里,大榕树就是鸟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