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拼音,在括号里写字词。爹
2. 语段中比喻心目中最痛恨、最厌恶的人的三字惯用语是______,和它意思相近的词语是______,类似这样的词语我还积累了______、______。
3. 语段中和俗语“无巧不成书”意思相近的四字词语是______。
4. 将语段中画“﹏﹏”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用具体的情景表现“相依( )( )”的意思。______
5. 读了这个故事简介,亮亮写下了自己的体会。请你试着补充完整。阅读民间故事受益无穷:阅读民间故事既可以积累知识,又能够开阔视野;阅读民间故事既可以______,又能够______。
6. 《牛郎织女》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许多古代诗人也把他们写进了诗词里。如林杰的《乞巧》,“______,牵牛织女渡河桥”写人们在七夕节仰望星空想象牛郎织女在鹊桥相会的情景,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的憧憬;“家家乞巧望秋月,______”写七夕节女孩子们纷纷向织女星乞求智巧,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成
立
嫂 辆 稀罕 珍 相
依
趟 妻 婚 誓 辈2. 语段中比喻心目中最痛恨、最厌恶的人的三字惯用语是______,和它意思相近的词语是______,类似这样的词语我还积累了______、______。
眼中钉
肉中刺
绊脚石
墙头草
3. 语段中和俗语“无巧不成书”意思相近的四字词语是______。
机缘巧合
4. 将语段中画“﹏﹏”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用具体的情景表现“相依( )( )”的意思。______
为命
在这座简陋的院落里,一只瘦弱的老狗紧紧依偎在那个孤独的老人脚旁,老人用粗糙的手抚摸着它的毛发,它也不时地蹭蹭老人的腿。他们成了彼此生活中的精神寄托。
5. 读了这个故事简介,亮亮写下了自己的体会。请你试着补充完整。阅读民间故事受益无穷:阅读民间故事既可以积累知识,又能够开阔视野;阅读民间故事既可以______,又能够______。
丰富情感
陶冶情操
6. 《牛郎织女》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许多古代诗人也把他们写进了诗词里。如林杰的《乞巧》,“______,牵牛织女渡河桥”写人们在七夕节仰望星空想象牛郎织女在鹊桥相会的情景,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的憧憬;“家家乞巧望秋月,______”写七夕节女孩子们纷纷向织女星乞求智巧,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七夕今宵看碧霄
穿尽红丝几万条
答案:1. 爹 嫂 辆 稀罕 珍 趟 妻 婚 誓 辈
2. 眼中钉 示例:肉中刺 绊脚石 墙头草
3. 机缘巧合
4. 为命 示例:在这座简陋的院落里,一只瘦弱的老狗紧紧依偎在那个孤独的老人脚旁,老人用粗糙的手抚摸着它的毛发,它也不时地蹭蹭老人的腿。他们成了彼此生活中的精神寄托。
5. 示例:丰富情感 陶冶情操
6. 七夕今宵看碧霄 穿尽红丝几万条
2. 眼中钉 示例:肉中刺 绊脚石 墙头草
3. 机缘巧合
4. 为命 示例:在这座简陋的院落里,一只瘦弱的老狗紧紧依偎在那个孤独的老人脚旁,老人用粗糙的手抚摸着它的毛发,它也不时地蹭蹭老人的腿。他们成了彼此生活中的精神寄托。
5. 示例:丰富情感 陶冶情操
6. 七夕今宵看碧霄 穿尽红丝几万条
1. 读句子,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 禹凿山断门,阔一里余。 (
(2) 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 (
(3) 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黄河自中流下,两岸不通车马。
3. 语文要素·根据故事内容,发挥想象,给下面的连环画配上文字。
4. 读短文,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 古文中,“河”常指黄河,这个故事发生的地点在黄河,时间是在岁末之时。 (
(2) “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告诉我们历经千辛万苦最终能越过龙门的鲤鱼极少。 (
(3) “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这句话的朗读停顿划分正确。 (
5. 新情境 传统文化 民间故事《鲤鱼跃龙门》深受百姓喜爱。下列生活场景中适合送上祝福语“鲤跃龙门”的一项是 (
(1) 禹凿山断门,阔一里余。 (
A
)(2) 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 (
B
)(3) 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 (
C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黄河自中流下,两岸不通车马。
黄河水从(断门)中间奔流而下,两岸无法通行车马。
3. 语文要素·根据故事内容,发挥想象,给下面的连环画配上文字。

示例:(1) 有一年的三月暮春时节,成千上万的鲤鱼历尽千辛万苦,从大湖千里迢迢奔赴至黄河龙门山界。 (3) 这时,一条金色的鲤鱼奋力一跃,顺利跳过了龙门。就在这一刻,天上风起云涌,大雨随之而下,天火在这条金色的鲤鱼尾部燃烧着。 (4) 突然,这条鲤鱼在耀眼的光芒中化作一条巨龙,它发出一声低沉的怒吼,在空中翻滚盘旋。
4. 读短文,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 古文中,“河”常指黄河,这个故事发生的地点在黄河,时间是在岁末之时。 (
×
)(2) “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告诉我们历经千辛万苦最终能越过龙门的鲤鱼极少。 (
√
)(3) “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这句话的朗读停顿划分正确。 (
×
)5. 新情境 传统文化 民间故事《鲤鱼跃龙门》深受百姓喜爱。下列生活场景中适合送上祝福语“鲤跃龙门”的一项是 (
D
)答案:1. (1) A (2) B (3) C
2. 黄河水从(断门)中间奔流而下,两岸无法通行车马。
3. 示例:(1) 有一年的三月暮春时节,成千上万的鲤鱼历尽千辛万苦,从大湖千里迢迢奔赴至黄河龙门山界。 (3) 这时,一条金色的鲤鱼奋力一跃,顺利跳过了龙门。就在这一刻,天上风起云涌,大雨随之而下,天火在这条金色的鲤鱼尾部燃烧着。 (4) 突然,这条鲤鱼在耀眼的光芒中化作一条巨龙,它发出一声低沉的怒吼,在空中翻滚盘旋。
4. (1) × (2) √ (3) ×
5. D
2. 黄河水从(断门)中间奔流而下,两岸无法通行车马。
3. 示例:(1) 有一年的三月暮春时节,成千上万的鲤鱼历尽千辛万苦,从大湖千里迢迢奔赴至黄河龙门山界。 (3) 这时,一条金色的鲤鱼奋力一跃,顺利跳过了龙门。就在这一刻,天上风起云涌,大雨随之而下,天火在这条金色的鲤鱼尾部燃烧着。 (4) 突然,这条鲤鱼在耀眼的光芒中化作一条巨龙,它发出一声低沉的怒吼,在空中翻滚盘旋。
4. (1) × (2) √ (3) ×
5.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