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下面是小刚读到的读书故事,对这段话的意思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莫言童年时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在那样的文化环境下,看“闲书”便成为他最大的乐趣,一有空就看“闲书”。父亲反对他看“闲书”,怕因看“闲书”耽误了割草放羊,他看“闲书”就只能像地下党搞秘密活动一样。后来,班主任家访时对他的父母说其实可以让他适当地看一些“闲书”,情况才略有好转。
A.莫言童年时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
B.父亲反对莫言看“闲书”。
C.莫言童年时迷恋看“闲书”。
C
)莫言童年时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在那样的文化环境下,看“闲书”便成为他最大的乐趣,一有空就看“闲书”。父亲反对他看“闲书”,怕因看“闲书”耽误了割草放羊,他看“闲书”就只能像地下党搞秘密活动一样。后来,班主任家访时对他的父母说其实可以让他适当地看一些“闲书”,情况才略有好转。
A.莫言童年时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
B.父亲反对莫言看“闲书”。
C.莫言童年时迷恋看“闲书”。
答案:C
|悠闲之风|唐代词人张志和描绘了雨中钓鱼的自在生活情趣:“青箬笠,绿蓑衣,
|
|变革之风|清代诗人龚自珍以“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期待杰出人物的涌现:“
|清廉之风|“居高声自远,
斜风细雨不须归
。”(《渔歌子》)||
思乡
之风|纳兰性德在军旅中写下“风一更
,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借此表达自己的情感。(《长相思》)||变革之风|清代诗人龚自珍以“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期待杰出人物的涌现:“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己亥杂诗》)||清廉之风|“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表达了诗人对高洁清远的品行和志趣的赞赏。(《蝉》)|答案:斜风细雨不须归 思乡 风一更 故园无此声 九州生气恃风雷 非是藉秋风
9. 班级开展“民间故事我来讲”活动,根据提示完成题目。
(1) 下列需要在杭州西湖拍摄的民间故事是(
A. 《列那狐的故事》 B. 《猎人海力布》 C. 《白蛇传》 D. 《马头琴的故事》
(2) 小丽用连环画的方式创作了《牛郎织女》的剧本,下列图中的情节不恰当的一项是(
(1) 下列需要在杭州西湖拍摄的民间故事是(
C
)A. 《列那狐的故事》 B. 《猎人海力布》 C. 《白蛇传》 D. 《马头琴的故事》
(2) 小丽用连环画的方式创作了《牛郎织女》的剧本,下列图中的情节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答案:(1)C (2)C
10. 梳理文章内容,填写读书的过程。
未知有疑→
11. 写出加点字的意思。
(1) 疑渐渐
12. 这篇小短文主要想表达的意思是(
未知有疑→
渐渐有疑
→节节有疑
→疑渐渐释→都无所疑
11. 写出加点字的意思。
(1) 疑渐渐
释
:消除
(2) 读书无疑
者:疑问
12. 这篇小短文主要想表达的意思是(
C
)答案:10. 渐渐有疑 节节有疑 都无所疑
11. (1)消除 (2)疑问
12. C 解析·A项提到不懂就向别人请教,文中并未提及向他人请教的内容,故A项不符合文意。B项强调反复读书直到读会,而本文主要围绕读书过程中疑问的产生与解决,并非单纯强调读会,故B项不符合文意。
11. (1)消除 (2)疑问
12. C 解析·A项提到不懂就向别人请教,文中并未提及向他人请教的内容,故A项不符合文意。B项强调反复读书直到读会,而本文主要围绕读书过程中疑问的产生与解决,并非单纯强调读会,故B项不符合文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