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据拼音写词语。
shèn zhòng(
2. 下列词语中的“降”和语段中“降伏”的“降”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3. “嫩”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 初生而柔弱,娇嫩,跟“老”相对;② 淡,浅。“嫩黄”的“嫩”应选第
4. 语段中提到的燕子和麻雀所居住的地方可以叫“鸟窝”或“鸟巢”。下列对动物所居住的地方的称呼,错误的一项是 (
shèn zhòng(
慎重
) xuǎn zé(选择
) kòng xì(空隙
) fèi jìn(费劲
) xiū xiǎng(休想
)2. 下列词语中的“降”和语段中“降伏”的“降”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B
)3. “嫩”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 初生而柔弱,娇嫩,跟“老”相对;② 淡,浅。“嫩黄”的“嫩”应选第
②
种解释,“嫩芽”的“嫩”应选第①
种解释。(填序号)4. 语段中提到的燕子和麻雀所居住的地方可以叫“鸟窝”或“鸟巢”。下列对动物所居住的地方的称呼,错误的一项是 (
C
)答案:1. 慎重 选择 空隙 费劲 休想 2. B 3. ② ① 4. C
1. 把下列词语填入乙文中的括号里。(填序号)
2. 语文要素 甲、乙两文都写了昆虫触角的
3. 甲文和乙文中画“——”的句子都运用了
4. 下列关于甲、乙两文语言特点的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5. 新思维 开放探究 亮亮观察到一群蚂蚁将地上的一滴糖水包围住了。他很疑惑:这群蚂蚁是怎么知道地上有糖水的呢?请你结合甲、乙两文,帮他解答。
D
C
A
B
2. 语文要素 甲、乙两文都写了昆虫触角的
形状(或:形态)
和作用;乙文还写了触角能辨别气味
的原因。两文作者都对昆虫触角进行了细致
的观察。3. 甲文和乙文中画“——”的句子都运用了
举例子
的说明方法,来说明触角在昆虫的生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4. 下列关于甲、乙两文语言特点的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C
)5. 新思维 开放探究 亮亮观察到一群蚂蚁将地上的一滴糖水包围住了。他很疑惑:这群蚂蚁是怎么知道地上有糖水的呢?请你结合甲、乙两文,帮他解答。
蚂蚁头上的触角分布着许多能够辨别气味的嗅觉器,可以嗅到各种气味,即便是距离遥远也不受影响。它们通过触角得到此处有糖水的信号,于是纷纷赶过来。
答案:1. D C A B 2. 形状(或:形态) 能辨别气味 细致 3. 举例子 触角在昆虫的生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4. C 5. 蚂蚁头上的触角分布着许多能够辨别气味的嗅觉器,可以嗅到各种气味,即便是距离遥远也不受影响。它们通过触角得到此处有糖水的信号,于是纷纷赶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