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句话抓住了“我”“
2. 运用“一会儿……一会儿……”和表示动作的词语,把你擦玻璃的过程写清楚。
攀着铁链
”和“手脚并用
”的两个动作,展现了“我”奋力向峰顶爬去
的过程。这句话还运用比喻
的修辞手法,把“我”比作小猴子
,形象地写出了“我”爬山时的灵活敏捷
。2. 运用“一会儿……一会儿……”和表示动作的词语,把你擦玻璃的过程写清楚。
示例:昨天班级大扫除时,我负责擦玻璃。我先拿来两块抹布,把其中一块用水浸湿。然后,我踮着脚,仰着头,一会儿自上而下,一会儿自左向右,仔仔细细地用湿抹布擦。最后,我又拿干抹布擦了一遍,玻璃变得像水晶一样干净透亮。
答案:1. 爬 攀 爬山 比喻 小猴子 “我”爬山时的灵活敏捷 2. 示例:昨天班级大扫除时,我负责擦玻璃。我先拿来两块抹布,把其中一块用水浸湿。然后,我踮着脚,仰着头,一会儿自上而下,一会儿自左向右,仔仔细细地用湿抹布擦。最后,我又拿干抹布擦了一遍,玻璃变得像水晶一样干净透亮。
四、语文要素 楠楠根据课文中作者的爬山经历画了一张思维导图,为了弄清楚作者是如何将这次经历写清楚的,请你和她一起将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山高路险
手脚并用
互相道谢
汲取力量
答案:山高路险 手脚并用 互相道谢 汲取力量
1. 读选文第①自然段,完成批注框里的练习。
2. 语文要素 选文第①自然段抓住(
3. (2025·信阳市期末)“我爬得上去吗?”“真叫人发颤!”这两句话说明(
4. (2025·信阳市期末改编)“我”和老爷爷在对话时,心里分别在想什么?请发挥想象,写一写。
5. 新思维 开放探究 结合爬山的过程,说说你从这“一老一小”身上学到了什么。
高 陡 勇气 力量
2. 语文要素 选文第①自然段抓住(
B
)来写,第②~④自然段抓住(A
)来写,第⑤自然段抓住(C
)来写。(填序号)3. (2025·信阳市期末)“我爬得上去吗?”“真叫人发颤!”这两句话说明(
A
)4. (2025·信阳市期末改编)“我”和老爷爷在对话时,心里分别在想什么?请发挥想象,写一写。
(示例)老爷爷在想:这么小的孩子都能爬天都峰,我有什么理由不爬上去呢? “我”在想:老爷爷这么大岁数了还能爬天都峰,我也一定能爬上天都峰。
5. 新思维 开放探究 结合爬山的过程,说说你从这“一老一小”身上学到了什么。
示例:在困难面前,我们要有战胜它的勇气和信心;要学会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鼓励,争取共同进步。
答案:1. 高 陡 勇气 力量 2. B A C 3. A 4. (示例)老爷爷在想:这么小的孩子都能爬天都峰,我有什么理由不爬上去呢? “我”在想:老爷爷这么大岁数了还能爬天都峰,我也一定能爬上天都峰。 5. 示例:在困难面前,我们要有战胜它的勇气和信心;要学会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鼓励,争取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