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生活体验)购物。

(1)小冬带的钱正好可以买4块蛋糕,小冬带了多少元?
(2)亮亮买了同一种食品,正好用了18元,他买的可能是什么?
(3)天天有15元,买了一块巧克力后,还剩多少元?剩下的钱还能买几袋水果糖?
(4)你还能提出其他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并解答吗?

(1)小冬带的钱正好可以买4块蛋糕,小冬带了多少元?
(2)亮亮买了同一种食品,正好用了18元,他买的可能是什么?
(3)天天有15元,买了一块巧克力后,还剩多少元?剩下的钱还能买几袋水果糖?
(4)你还能提出其他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并解答吗?
答案:(1)$5×4=20$(元)
(2)$18÷3=6$(块) $18÷6=3$(袋)
他买的可能是 6 块巧克力或 3 袋水果糖
(3)$15-3=12$(元) $12÷6=2$(袋)
(4)答案不唯一,如买一袋水果糖的钱能买几块巧克力? $6÷3=2$(块)
(2)$18÷3=6$(块) $18÷6=3$(袋)
他买的可能是 6 块巧克力或 3 袋水果糖
(3)$15-3=12$(元) $12÷6=2$(袋)
(4)答案不唯一,如买一袋水果糖的钱能买几块巧克力? $6÷3=2$(块)
7. (思维过程)商店为了促销,规定3个空瓶可以换1瓶饮料。丁叔叔买了9瓶饮料,他实际可以喝多少瓶?
思路提示:用1个“$◯$”表示1瓶饮料,按3个空瓶换1瓶饮料逐次换下去。
思路提示:用1个“$◯$”表示1瓶饮料,按3个空瓶换1瓶饮料逐次换下去。
答案:
$9÷3=3$(瓶) $3÷3=1$(瓶)
$9+3+1=13$(瓶)
解析:如图,用 1 个
表示 1 瓶饮料,3 个空瓶换 1 瓶饮料,9 瓶里面有 3 个 3 瓶,则 9 瓶喝完能换 3 瓶饮料,3 瓶喝完又能换 1 瓶饮料,所以实际可以喝 $9+3+1=13$(瓶)饮料。

$9÷3=3$(瓶) $3÷3=1$(瓶)
$9+3+1=13$(瓶)
解析:如图,用 1 个


8. (推理意识)

思路提示:可以把第一道算式看成一个整体代入第二道算式中。

思路提示:可以把第一道算式看成一个整体代入第二道算式中。
答案:
6 3 解析:对比第一、二道算式,可以发现第二道算式中多了 2 个
,即多了 6,因此
=$6÷2=3$,再将
$=3$ 代入第一道算式中,可得
+
+$3+3+3=21$,即
$×2=12$,所以
=$12÷2=6$。
6 3 解析:对比第一、二道算式,可以发现第二道算式中多了 2 个







9. $◯ + ◯ + ◯ + ◯ + ◯ + \lozenge + \lozenge = 22$
$◯ + \lozenge = 5$
$◯ = (\quad)$ $\lozenge = (\quad)$
思路提示:可以把第二道算式看成一个整体,分两次代入第一道算式中。
$◯ + \lozenge = 5$
$◯ = (\quad)$ $\lozenge = (\quad)$
思路提示:可以把第二道算式看成一个整体,分两次代入第一道算式中。
答案:
4 1 解析:把第二道算式看成一个整体,第一道算式中的
+
+
+
可以看成两组
+
,即 $5×2=10$,从第一道算式中去掉
+
+
+
,即 $22-10=12$,所以
+
+
$=12$,即
$×3=12$,则
=$12÷3=4$,再根据
+
$=5$,可得
=$5-4=1$。
整体代入法是一种在数学解题中常用的方法,本题将一道算式看成一个整体代入到另一道算式中,从而简化问题,使求解过程更加直观和简便。
4 1 解析:把第二道算式看成一个整体,第一道算式中的


















整体代入法是一种在数学解题中常用的方法,本题将一道算式看成一个整体代入到另一道算式中,从而简化问题,使求解过程更加直观和简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