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体育课上,三个小朋友练习拍球,小华拍了40下,小英拍了18下,小芳拍得最多,小华和小英两人拍的总下数比小芳多,小芳最少拍了(
41
)下,最多拍了(57
)下。答案:41 57 解析:三人中,因为小芳拍得最多,所以她最少比小华多拍1下,即40 + 1 = 41(下)。因为小华和小英两人拍的总下数比小芳多,所以小芳最多比两人拍的总下数少1,即40 + 18 - 1 = 57(下)。
解析:
解:小芳拍得最多,最少比小华多1下,即$40 + 1 = 41$(下)。
小华和小英两人拍的总下数为$40 + 18 = 58$(下),小芳最多比两人总下数少1,即$58 - 1 = 57$(下)。
41 57
小华和小英两人拍的总下数为$40 + 18 = 58$(下),小芳最多比两人总下数少1,即$58 - 1 = 57$(下)。
41 57
9. 有一堆糖,平均分成6份,刚好能分完;平均分成9份,也刚好能分完,这堆糖至少有(
18
)颗。答案:18
解析:
这堆糖的数量是6和9的公倍数,要求至少有多少颗,即求6和9的最小公倍数。
6的倍数:6,12,18,24,…
9的倍数:9,18,27,36,…
6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18。
答:这堆糖至少有18颗。
6的倍数:6,12,18,24,…
9的倍数:9,18,27,36,…
6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18。
答:这堆糖至少有18颗。
10. 妈妈去超市买了6个杯子(如图),如果全部用面值为10元的人民币来付钱,那么要付(
6
)张。
答案:6
解析:
解:6个杯子的总价为 $6 × 9 = 54$ 元。
$54 ÷ 10 = 5$(张)$\cdots\cdots4$(元),
所以需要付 $5 + 1 = 6$ 张。
6
$54 ÷ 10 = 5$(张)$\cdots\cdots4$(元),
所以需要付 $5 + 1 = 6$ 张。
6
1. 如图,算盘百位上的珠表示(

① 3个百
② 7个百
③ 745
②
)。
① 3个百
② 7个百
③ 745
答案:②
体育课上,小力和欢欢面对面站立,小力面向北,欢欢的左面是
③
,后面是①
。答案:③ ①
解析:
小力面向北时,与小力面对面站立的欢欢面向南。
欢欢面向南时,其左面是东,后面是北。
③ ①
欢欢面向南时,其左面是东,后面是北。
③ ①
3. 下面的算式中,能用“四七二十八”计算的有(
$\boxed{28÷7}$ $\boxed{7×4}$ $\boxed{4+7}$ $\boxed{4+4+4+4}$ $\boxed{7+7+7+7}$
① 3 ② 4 ③ 5
①
)道。$\boxed{28÷7}$ $\boxed{7×4}$ $\boxed{4+7}$ $\boxed{4+4+4+4}$ $\boxed{7+7+7+7}$
① 3 ② 4 ③ 5
答案:①
解析:
“四七二十八”对应的乘法算式为$4×7 = 28$和$7×4 = 28$,除法算式为$28÷4 = 7$和$28÷7 = 4$。
$28÷7$:可用“四七二十八”计算。
$7×4$:可用“四七二十八”计算。
$4 + 7$:为加法运算,不能用“四七二十八”计算。
$4 + 4 + 4 + 4$:表示$4×4$,用“四四十六”计算,不能用“四七二十八”计算。
$7 + 7 + 7 + 7$:表示$4×7$,可用“四七二十八”计算。
能用“四七二十八”计算的有$28÷7$、$7×4$、$7 + 7 + 7 + 7$,共3道。
①
$28÷7$:可用“四七二十八”计算。
$7×4$:可用“四七二十八”计算。
$4 + 7$:为加法运算,不能用“四七二十八”计算。
$4 + 4 + 4 + 4$:表示$4×4$,用“四四十六”计算,不能用“四七二十八”计算。
$7 + 7 + 7 + 7$:表示$4×7$,可用“四七二十八”计算。
能用“四七二十八”计算的有$28÷7$、$7×4$、$7 + 7 + 7 + 7$,共3道。
①
4. 新情境 传统文化 太极拳是一种内外兼修的传统拳法。某武术团有38人在练习太极拳,每行站6人,剩下的人不够站一行,至少再增加(
① 2 ② 4 ③ 6
②
)人,才能使每行的人数一样多。① 2 ② 4 ③ 6
答案:②
解析:
38÷6=6(行)……2(人)
6×7-38=4(人)
②
6×7-38=4(人)
②
5. 50个小朋友站成一列测视力,朵朵的前面有28人,豆豆是朵朵后面的第8个,豆豆的后面有(
① 22 ② 14 ③ 13
③
)人。① 22 ② 14 ③ 13
答案:③ 解析:一列共50人,先减去朵朵前面的28人,即50 - 28 = 22(人),再减去朵朵自己,即22 - 1 = 21(人),最后减去朵朵后面包括豆豆在内的8人,就是豆豆后面的人数,即21 - 8 = 1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