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通城学典课时作业本答案 2025年通城学典课时作业本七年级历史上册人教版江苏专版 第28页解析答案
5.(教材P61“相关史事”改编)史料记载,秦末,反秦队伍渡过漳水后,主将命令将士砸掉烧饭的锅,凿沉战船,烧毁营帐,以示决一死战。在激战中,起义军勇猛杀敌,最终将秦军主力歼灭。材料反映的战役是 (
C
)

A.牧野之战
B.桂陵之战
C.巨鹿之战
D.长平之战

答案:C
6. 秦始皇认为他开创的帝业能够世代相继传之万世,然而秦朝仅存在十几年就灭亡了。秦朝灭亡的时间是 (
D
)
A.公元前2世纪初
B.公元前2世纪末
C.公元前3世纪初
D.公元前3世纪末
答案:D
7. 传统观点多认为秦朝灭亡是“酷刑”“暴政”所致。后来,有学者认为秦亡于吏治败坏;有学者认为秦亡于过急、过广地推行郡县制;有学者认为秦亡于北击匈奴;也有学者认为秦亡于文化政策。据此可知,关于秦朝灭亡原因的认识 (
C
)
A.有且只有一种观点正确合理
B.后期研究比传统观点更有说服力
C.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D.逐渐偏离历史发展的真实情况
答案:C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记·夏本纪》记载:“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百姓以怠工相抵制,并愤怒地说:“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意思是:“这个太阳为何不快灭亡,我们宁愿与你同归于尽!”——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夏王朝灭亡的原因。
材料二
|是时北筑长城四十余万,南戍五岭五十余万,骊山、阿房之役各七十余万。|——《文献通考》|
|丞相李斯曰:……“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于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史记·秦始皇本纪》|
|刑者相半于道,而死人日成积于市,秦民益骇惧思乱。|——《资治通鉴·秦纪三》|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秦朝统治的特点及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由此导致的后果。
材料三 关于陈胜、吴广起义原因的不同记载:
《史记·陈涉世家》记载:“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云梦睡虎地秦简中的徭律记载:“御中发征,乏弗行,赀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谇;六日到旬,赀一盾;过旬,赀一甲……水雨,除兴。”意思是说为国家征发徭役,如耽搁不加征发,应罚二甲。迟到三天到五天,斥责;迟到六天到十天,罚一盾;迟到超过十天,罚一甲。降雨不能动工,可免除本次征发。
(3)对比两段材料记录的内容,你有什么发现?
(4)综合以上材料,王朝兴替对你有何启示?
答案:(1) 桀不修德行,统治残暴;用武力伤害百姓,百姓抵制桀的统治。
(2) 特点:暴虐。表现:大兴土木,徭役繁重;焚书坑儒,钳制思想;法律严苛,刑罚残酷。后果:导致大规模农民起义。
(3) 示例:《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胜、吴广等人的起义是因为在服徭役途中,天下大雨,误期当斩。而云梦睡虎地秦简中的徭律记载,降雨不能动工,可免除本次征发。
(4) 示例: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