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通城学典课时作业本答案 2025年通城学典课时作业本七年级历史上册人教版江苏专版 第44页解析答案
6. 230年,吴国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即现在的台湾),这一举动(
B
)
A.是台湾成为中国领土的开始
B.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C.是中国成为海洋强国的标志
D.促进了吴国造船业的发展
答案:B
7.(2024·南通海门区二模)如图是据《三国志》整理的景元元年(260年)蜀、魏、吴三国的人口数量统计状况。这一状况(
C
)

A.主要缘于南方政局动荡不安
B.有利于曹操完成北方的统一
C.奠定了国家重新统一的基础
D.大大加速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答案:C
8. 学习三国时期历史时,历史学习小组在老师指导下完成了一系列任务,现邀请你参与其中。
[品诗词]
材料一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材料一与我国古代历史上哪一著名战役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事件的影响。
[辨史事]
材料二
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这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鲁肃帮忙,诸葛亮又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草船诱敌,终于“借”到了十万余支箭。
——摘编自《三国演义》中的著名典故
权(孙权)乘大船来观军,公(曹操)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魏略》
(2)材料二讲述的是哪一典故?两则材料中哪一则材料更可信?请说明理由。
[析影响]
材料三 三国鼎立时期,魏、蜀、吴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这种局部统一较之东汉末年众多军阀割据混战的状况前进了一步,也为后来的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各国都重视发展生产,整顿政治,增强国力,促进了局部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魏、蜀、吴三国还重视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交融。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
(3)据材料三,概括三国鼎立局面产生的重大影响。据此,你认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答案:8. (1) 战役:赤壁之战。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2) 典故:草船借箭。《魏略》更可信。因为《魏略》是史籍,更具有可信度,而《三国演义》是小说,不能等同于真实的历史。 (3) 影响:为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民族大交融。(意思相近,任意两点即可) 进步。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