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通城学典课时作业本答案 2025年通城学典课时作业本七年级历史上册人教版江苏专版 第55页解析答案
2.(2024·湖北武汉)如图是小历同学根据课堂学习内容绘制的思维导图。依此判断,他学习的是(
A
)
A.江南地区的开发
B.北方各族的内迁
C.黄河流域的统一
D.中外文化的交流
答案:A
3.(2023·宿迁)某班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探寻“孝文帝迁都的缘由”。第2组同学按任务搜集了以下信息:3世纪初中国又进入一个寒冷期,《齐民要术》记载,这一时期华北地区桃树开花较之前晚10—20天;《晋书》记载的异常霜降的出现较以往更频繁,平城地区也屡受灾荒。据此判断,这一小组研究任务应是侧重追寻迁都的(
D
)
A.政治因素
B.文化因素
C.军事因素
D.环境因素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3 世纪初中国又进入一个寒冷期,《齐民要术》记载,这一时期华北地区桃树开花较之前晚10—20 天;《晋书》记载的异常霜降的出现较以往更频繁,平城地区也屡受灾荒”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天气因素对都城的影响,属于自然环境的因素,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迁都的政治因素,排除 A 项;天气问题与文化和军事因素无关,排除 B、C 两项。故选 D 项。
4.(2024·淮安)如图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士大夫的生活场景想象图,它们主要体现了(
B
)
A.国家统一
B.民族交融
C.商贸繁荣
D.江南开发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北方汉族士大夫吃胡饼等新奇口味的食品、坐胡床、吃烤肉、听胡人乐器演奏、观看胡舞,可见汉人已经接受少数民族的用具和习俗,反映出当时北方各民族出现大交融的发展趋势,B 项正确;魏晋南北朝(除了西晋外)未实现统一,排除 A 项;材料未涉及商业贸易繁荣和江南地区开发,排除 C、D 两项。故选 B 项。
5.(2024·徐州云龙区三模改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地位特殊,有继承更有创新。
[第一组:科技类]
①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齐民要术》
②祖冲之在数学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收集在他与其子合著的数学名著《缀术》一书中。这部书在唐朝时被朝廷规定为算学的主要课本,唐代数学考试多从中出题,后来传到日本、朝鲜,也被用作学校的课本。
(1)研究这一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请指出第一组材料中哪一条史料价值更高(填序号)?归纳材料①中所反映的生产经验并概括其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怎样的精神。割圆术是具有“极限”思维的圆周率计算方法,祖冲之用此方法取得了怎样的突出数学成就?
[第二组:文化类]

(2)第二组材料出示的书法作品突出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艺术成就。曹魏时期的锺繇特别擅长的书法写法是什么?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收放自如、浑然天成,具有怎样的美誉?
(3)这两组材料涉及的科技文化名人有很多值得我们效仿和学习的地方,请你举例说明。
答案:(1) 史料价值高的史料:①。生产经验: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精神:以民生为本、务实等精神。成就: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世界近千年。 (2) 书法写法:楷书。美誉:“天下第一行书”。 (3) 示例:祖冲之:治学严谨,从不盲从。贾思勰: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王羲之:从小就坚持练习书法,持之以恒,最后取得成功。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