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通城学典课时作业本答案 2025年通城学典课时作业本七年级历史上册人教版江苏专版 第9页解析答案
2. (2024·山东潍坊改编)在浙江发现了一粒距今约一万年的炭化稻米。这一发现再次印证了(
B
)
A.稻米是当时最主要的食物
B.中国水稻栽培历史很久远
C.南稻北粟局面已基本形成
D.使用耒耜提高了水稻产量
答案:B
3. (2024·四川乐山改编)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源于约8000年前的“龙”形,遍布中华大地,贯穿新石器时代直至今天,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的图腾。这最能体现的中华民族人文精神是(
A
)
A.华夏认同
B.革故鼎新
C.道法自然
D.和而不同
答案:A
4. (2023·贵州贵阳改编)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时期的重要依据之一,小思同学开展了以下历史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完成活动。
[活动一 探寻我国一万年文化史]
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遗址和遗物在我国各省各地都有发现,约有一万处。

(1)将活动一中图一、图二、图三的考古发现与推论进行连线。
考古发现 推论
图一 推论1:出现了制陶业,改变了先民们的生活方式;先民们已经有了朴素的审美观念等。
图二 推论2:先民们已过上定居生活;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造成了建筑形式上的差异等。
图三 推论3:出现了人工栽培的农作物;原始农业出现等。
[活动二 探寻我国五千年文明史]
|良渚古城遗址|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余杭,距今约5300—4300年,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古城北部和西北部有一个复杂的水利系统,是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城内外的贵族墓地里,随葬有数十件至上百件精美的玉器。|
|陶寺古城遗址|陶寺古城遗址发现于山西襄汾,距今约4300—4000年,遗址中有围墙环绕的宫城。城内有多处墓地,大型墓葬集中分布。墓中往往随葬陶鼓、石磬、玉钺、陶盘等器物。城内还出土了小件青铜器和带有书写符号的陶壶。|
(2)说出活动二中两处遗址的考古发现有哪些共同点,并概括这些考古发现的重要意义。
(3)综上所述,请你为小思同学的历史探究活动拟定一个主题。
答案:4. (1) 图一对应推论 3;图二对应推论 2;图三对应推论 1。(2) 共同点:都出现了宫殿或宫城;都发现了墓葬;都发现了礼器等。重要意义:可证明距今 5000—4000 年左右,我国长江流域、黄河流域都出现了早期国家。 (3) 主题: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中华文明探源等。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