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某同学制作了以下图示,他意在说明中国古代(
A.纺织工艺的革新
B.汉字字体的演变
C.绘图技术的进步
D.书写材料的改进
D
)A.纺织工艺的革新
B.汉字字体的演变
C.绘图技术的进步
D.书写材料的改进
答案:D
14. 若要了解秦汉时期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状况,可参考的书籍是(
A.《黄帝内经》
B.《九章算术》
C.《伤寒杂病论》
D.《氾胜之书》
D
)A.《黄帝内经》
B.《九章算术》
C.《伤寒杂病论》
D.《氾胜之书》
答案:D
15. 东汉末期,土地兼并严重,士大夫与宦官矛盾重重,张角以东汉中晚期成书的《太平清领书》中“人间地位的平等和财富的平均”为教义,创立太平道,并以治病的方式传道,得到广大贫苦百姓的支持。这说明道教产生的社会背景是(
A.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B.时局动荡,民生艰难
C.无为而治,思想活跃
D.经济发展,民生安康
B
)A.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B.时局动荡,民生艰难
C.无为而治,思想活跃
D.经济发展,民生安康
答案:B
16.(19分)“大一统”始见于春秋时期的《公羊传》,其基本含义:以天下统一为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篇目一:制度讨论]
材料一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①。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②,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③。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注释]①不为置王,毋以填之:如果不设置诸侯王,就无法镇服他们。②雠(chóu):同“仇”。③制:控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过这场讨论后秦朝实行的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篇目二:史料说史]
材料二 “维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万物之纪。以明人事,合同父子。……器械一量,同书文字……功盖五帝,泽及牛马。莫不受德,各安其字。”
——《琅琊刻石》(图为刻石的拓本)

材料三 ……“(统治者)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摘编自贾谊《过秦论》
(2)材料二、材料三评价的都是哪个历史人物?其中属于正面评价的是哪个材料?据你推断,《琅琊刻石》是用哪种文字书写的?(6分)
[篇目三:汉承秦制]
材料四 秦汉时代是中华文明形成的关键时期,汉武帝是其中的伟大人物。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公元前153年|以皇子的身份被封为胶东王,后被立为太子|
|公元前141年|即皇位|
|公元前138年|派使臣出使西域|
|公元前134年|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的主张被采纳|
|公元前127年|实行“推恩”措施|
|公元前119年|打击匈奴取得重大胜利|
——摘编自李大龙《汉武帝“大一统”思想的形成及实践》等
(3)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分别列举汉武帝即位后在政治、思想、军事领域实行的措施。(6分)
(4)综上所述,你认为巩固大一统的现实意义是什么?(3分)
[篇目一:制度讨论]
材料一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①。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②,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③。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注释]①不为置王,毋以填之:如果不设置诸侯王,就无法镇服他们。②雠(chóu):同“仇”。③制:控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过这场讨论后秦朝实行的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篇目二:史料说史]
材料二 “维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万物之纪。以明人事,合同父子。……器械一量,同书文字……功盖五帝,泽及牛马。莫不受德,各安其字。”
——《琅琊刻石》(图为刻石的拓本)

材料三 ……“(统治者)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摘编自贾谊《过秦论》
(2)材料二、材料三评价的都是哪个历史人物?其中属于正面评价的是哪个材料?据你推断,《琅琊刻石》是用哪种文字书写的?(6分)
[篇目三:汉承秦制]
材料四 秦汉时代是中华文明形成的关键时期,汉武帝是其中的伟大人物。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公元前153年|以皇子的身份被封为胶东王,后被立为太子|
|公元前141年|即皇位|
|公元前138年|派使臣出使西域|
|公元前134年|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的主张被采纳|
|公元前127年|实行“推恩”措施|
|公元前119年|打击匈奴取得重大胜利|
——摘编自李大龙《汉武帝“大一统”思想的形成及实践》等
(3)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分别列举汉武帝即位后在政治、思想、军事领域实行的措施。(6分)
(4)综上所述,你认为巩固大一统的现实意义是什么?(3分)
答案:(1)制度:郡县制。(2 分)影响: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2 分)(2)人物:秦始皇(或嬴政)。(2 分)材料二。(2 分)文字:小篆。(2 分)(3)政治: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措施。(2 分)思想: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2 分)军事:北击匈奴。(2 分)(4)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