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23分)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材料一
|关于北京人的考古发现清单|相关结论|
|6个头盖骨化石| |
|40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 |
|约10万件石器| |
|大量的动物化石| |
|灰烬、烧石和烧骨等| |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补全表格内容。(6分)
材料二

(2)材料二中的房屋分别是哪两种原始人类的典型住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两种原始人类在房屋建筑与农作物种植方面的不同点。(12分)
材料三 良渚遗址和陶寺遗址的部分考古发现。
①陶寺遗址的墓葬89%的小型墓几乎没有随葬品,9座大型墓发现随葬品200多件。
②良渚古城北面丘陵地带一个延绵20余千米的外围水利系统,影响面积达100平方千米。
③良渚城内权贵的墓地里,随葬着数十件至数百件数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器,普通墓葬随葬品较少。
④陶寺古城的内城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良渚古城的内城面积约300万平方米。
(3)请选择材料三中两个相互关联的史实(写序号),并据此拟定一个与之相关的观点。(5分)
材料一
|关于北京人的考古发现清单|相关结论|
|6个头盖骨化石| |
|40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 |
|约10万件石器| |
|大量的动物化石| |
|灰烬、烧石和烧骨等| |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补全表格内容。(6分)
材料二

(2)材料二中的房屋分别是哪两种原始人类的典型住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两种原始人类在房屋建筑与农作物种植方面的不同点。(12分)
材料三 良渚遗址和陶寺遗址的部分考古发现。
①陶寺遗址的墓葬89%的小型墓几乎没有随葬品,9座大型墓发现随葬品200多件。
②良渚古城北面丘陵地带一个延绵20余千米的外围水利系统,影响面积达100平方千米。
③良渚城内权贵的墓地里,随葬着数十件至数百件数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器,普通墓葬随葬品较少。
④陶寺古城的内城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良渚古城的内城面积约300万平方米。
(3)请选择材料三中两个相互关联的史实(写序号),并据此拟定一个与之相关的观点。(5分)
答案:(1)相关结论:北京人是直立人;北京人会使用石器;北京人会使用火;北京人以捕食动物为主。(答出其中三点,6 分)(2)原始人类:河姆渡人、半坡人。(4 分)不同点:在房屋建筑方面,河姆渡原始居民住干栏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住半地穴式房屋;(4 分)在农作物种植方面,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黍。(4 分)(3)示例一:史实:①③。观点:良渚遗址和陶寺遗址说明当时社会贫富分化和阶级分化相当明显。(史实 2 分,观点 3 分)示例二:史实:②④。观点:良渚遗址和陶寺遗址说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统治者有较强的调动和组织能力。(史实 2 分,观点 3 分)示例三:史实:①④。观点:陶寺遗址说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统治者有较强的调动和组织能力;当时社会贫富分化和阶级分化相当明显。(史实 2 分,观点 3 分)示例四:史实:②③。观点:良渚遗址说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统治者有较强的调动和组织能力;当时社会贫富分化和阶级分化相当明显。(史实 2 分,观点 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