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通城学典课时作业本答案 2025年通城学典课时作业本七年级历史上册人教版江苏专版 第15页解析答案
1. 当时的民众对连绵不断的战争有什么样的感受?他们最渴望的是什么?(教材P35“想一想”)

答案:参考答案:感受:兵连祸结,尸横遍野的残酷现实。最渴望:结束战争,重建秩序,在和平的环境里安定地生活。
2.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商鞅“治秦”具有什么特点?(教材P36“材料研读”)

答案:参考答案:公正无私,严格执法;不畏强权,论功行赏。
3. 想一想:都江堰的建成对周边地区的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教材P37“材料研读”)

答案:参考答案: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成,既解决了洪水泛滥的问题,也保障了周边地区的农业灌溉,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4. 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害,然而新法并没有被废止。试推测秦国统治者不废新法的原因。(教材P38“课后活动”)

答案:参考答案:变法改革往往会得罪既得利益集团,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强烈反对,甚至牺牲改革者的生命。商鞅变法一方面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另一方面符合秦国富国强兵的目的,因此变法措施在商鞅死后没有被废除。
5. 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田忌赛马等都是出自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同学组成学习小组,选择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编排成历史短剧进行表演。(教材P38“课后活动”)
提示:角色、台词、情节等基本贴合史实即可。
答案:示例:
1. 选择“负荆请罪”典故。
2. 角色:廉颇(赵国大将)、蔺相如(赵国上卿)、门客(廉颇部下)。
3. 情节:
廉颇因蔺相如职位高于己而不满,扬言要羞辱他。
蔺相如得知后,以国家利益为重,避免与廉颇冲突,称病不上朝。
门客不解,蔺相如解释“强秦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听闻后,深感惭愧,赤裸上身,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府中请罪。
蔺相如出门迎接,两人和好,结为刎颈之交。
4. 台词(示例):
廉颇(对门客):“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蔺相如(对门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门客:“不若也。”蔺相如:“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廉颇(见到蔺相如,跪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蔺相如(扶起廉颇):“将军何出此言!吾二人同心,赵国可安。”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