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通城学典课时作业本答案 2025年通城学典课时作业本七年级历史上册人教版江苏专版 第40页解析答案
疑难探究
南京为什么被称为“六朝古都”?

答案:从公元 3 世纪初到 6 世纪末,中国南方先后有孙吴、东晋和宋、齐、梁、陈 6 个政权在南京建都(孙吴时称建业,东晋、南朝时称建康),史家称为“六朝”。因此,南京这座城市有“六朝古都”之称。
1. 当时江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教材 P104“想一想”)

答案:参考答案: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农作物生长;南方地区相对安定,统治者采取促进生产的措施;北方人为躲避战祸纷纷南迁,为南方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劳动力、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工具与生产技术等。
2. 这首诗与手工业的哪个行业有关?哪些诗句体现了宝剑的制作水平?(教材 P105“材料研读”)

答案:参考答案:这首诗与手工业中的冶铸业有关。“照人如照水,切玉如切泥。锷边霜凛凛,匣上风凄凄。”这两句诗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形容了宝剑的制作水平。
3. 比较一下,《史记》与《宋书》中对江南地区的描述有什么不同?(教材 P106“课后活动”)

答案:参考答案:《史记》描述了西汉前期,江南地区还处在火耕水耨的农业阶段,地广人稀,生产水平落后。《宋书》记载了东晋和刘宋时期,政府积极开发江南,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技术,江南开发后物产丰富,粮食产量高,手工业发达。
4. 东晋诗人谢灵运在《山居赋》中提到了麻、粟、豆等,以及梨树、枣树、杏树等。这些农林品种原来主要种植在北方,而这时也在南方种植。想一想:北方的农作物为什么会出现在南方?这反映出什么历史现象?(教材 P106“课后活动”)

答案:参考答案:原因:西晋灭亡,北方陷入战乱。东晋建立后偏安江南,人们纷纷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经验和技术,很多北方的农作物就出现在南方。历史现象: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民族交融。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