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2025年1月10日是第五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和平时期,公安队伍是牺牲最多、奉献最大的一支队伍。公安英烈用鲜血和生命忠实践行了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生动诠释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铮铮誓言。人民警察的行为体现了(
① 积极乐观,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 ② 爱岗敬业,在奉献社会中创造自身价值 ③ 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和人民的大我之中
④ 劳动者职业不同、岗位有别,有高低贵贱之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① 积极乐观,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 ② 爱岗敬业,在奉献社会中创造自身价值 ③ 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和人民的大我之中
④ 劳动者职业不同、岗位有别,有高低贵贱之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15.(2025·北京海淀期末)在平均海拔3 500米的雪线邮路上,有人日复一日运送邮件物资;1 300多个岛屿间,有人跨越山海为岛民维修网络设备;“西电东送”线路上,有人穿梭高塔保障电力输送……每个人都在岗位上发光发热,让“中国温度”触手可及。这启示我们(
① 挫折和困难是人生成功的重要保证 ② 艰苦的工作才能成就事业,书写人生华章 ③ 个体在奉献中走向伟大,成就精彩的人生
④ 人世间的一切美好生活都是通过劳动来创造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① 挫折和困难是人生成功的重要保证 ② 艰苦的工作才能成就事业,书写人生华章 ③ 个体在奉献中走向伟大,成就精彩的人生
④ 人世间的一切美好生活都是通过劳动来创造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16.(16分)(2025·浙江湖州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少年时期:6岁时袁隆平和同学们参观美丽的园艺场,从那时起,他就特别喜欢大自然,盼着长大后能有一个自己的园艺场。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家内忧外患,袁隆平跟着家人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此时,他最大的愿望便是一家人能吃饱穿暖。
青年时期:1959—1961年正是困难时期,全国闹饥荒。袁隆平亲眼看到了全国百姓的艰苦生活,他立下誓言:“作为新中国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我下定决心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
晚年时期:晚年的袁隆平已经获得了“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一系列荣誉,我国的杂交水稻亩产量也已突破一千千克,但他依然没有停下脚步。他毕生愿望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把中国最好的杂交水稻推向全世界,让全人类远离饥饿。
(1)从材料中你能体会出人生目标有何重要作用?(4分)
(2)根据材料指出我们树立人生目标的必要前提,并引用材料说明。(6分)
(3)袁隆平的人生轨迹启示我们该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6分)
少年时期:6岁时袁隆平和同学们参观美丽的园艺场,从那时起,他就特别喜欢大自然,盼着长大后能有一个自己的园艺场。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家内忧外患,袁隆平跟着家人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此时,他最大的愿望便是一家人能吃饱穿暖。
青年时期:1959—1961年正是困难时期,全国闹饥荒。袁隆平亲眼看到了全国百姓的艰苦生活,他立下誓言:“作为新中国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我下定决心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
晚年时期:晚年的袁隆平已经获得了“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一系列荣誉,我国的杂交水稻亩产量也已突破一千千克,但他依然没有停下脚步。他毕生愿望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把中国最好的杂交水稻推向全世界,让全人类远离饥饿。
(1)从材料中你能体会出人生目标有何重要作用?(4分)
(2)根据材料指出我们树立人生目标的必要前提,并引用材料说明。(6分)
(3)袁隆平的人生轨迹启示我们该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6分)
答案:(1)人生目标决定着人生道路的发展方向。 (2分)正确的人生目标指引我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2分)(2〕必要前提: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我们树立人生目标的必要前提。(3分〕引用材料:① 因侵华战争家人颠沛流离,袁隆平的目标从拥有一个园艺场变成一家人吃饱穿暖;(1分)② 面对全国闹饥荒、全国百姓艰苦生活,袁隆平的目标是解决粮食增产问题,让老百姓不挨饿;(1分〕③ 面对全球饥饿问题,晚年的袁隆平的目标是把中国最好的杂交水稻推向全世界,让全人类远离饥饿。可见袁隆平将个人的人生目标与社会相统一(或:与社会需要相统一)。(1分)(3)① 树立人生目标,应当从自身实际出发。② 树立人生目标,应当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相结合。③ 树立人生目标,应当与人类的福祉相统一。(每点2分,共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