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20分)2025年5月4日,某中学开展“普法进校,守护青春”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法治宣传] 法治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只有全体人民信仰法治、厉行法治,国家和社会生活才能真正实现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党的二十大提出“增强全民法治观念”的原因。(6分)
[理性维权] 王某、周某、刘某系同一小区上下楼邻居,因为孩子活动动静大引发矛盾,三人便在100余人的小区业主群内使用激烈的言辞相互攻击,持续约20分钟,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经民警询问,王某等三人如实陈述了其辱骂他人的违法事实。当地公安局依法对王某等三人予以行政处罚。
(2)运用所学,如果你是民警,要解决王某等三人的纠纷,你会如何劝说?(8分)
[活动策划] 12月4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日,作为学校法治社团的负责人,你计划组织社团成员开展一场法制宣传活动,设计以下方案。
(3)请你设计完成活动策划案并说说参与以上活动的收获。(6分)
[法治宣传] 法治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只有全体人民信仰法治、厉行法治,国家和社会生活才能真正实现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党的二十大提出“增强全民法治观念”的原因。(6分)
①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当法律真正铭刻在内心时,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才会成为人们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为。② 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有助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③ 树立法治观念,有利于青少年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理性维权] 王某、周某、刘某系同一小区上下楼邻居,因为孩子活动动静大引发矛盾,三人便在100余人的小区业主群内使用激烈的言辞相互攻击,持续约20分钟,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经民警询问,王某等三人如实陈述了其辱骂他人的违法事实。当地公安局依法对王某等三人予以行政处罚。
(2)运用所学,如果你是民警,要解决王某等三人的纠纷,你会如何劝说?(8分)
① 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②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升媒介素养,恪守道德,遵守法律。③ 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增强文明有礼意识,讲文明、懂礼貌、守礼仪,营造良好社会风尚。
[活动策划] 12月4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日,作为学校法治社团的负责人,你计划组织社团成员开展一场法制宣传活动,设计以下方案。
(3)请你设计完成活动策划案并说说参与以上活动的收获。(6分)
活动目的: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普及法律知识;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弘扬法治精神。收获:这些活动促使我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树立法治观念,树立法治信仰;提高了实践能力,学以致用;有利于我们养成亲社会行为,在社会课堂中学习成长;等等。
答案:(1)①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当法律真正铭刻在内心时,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才会成为人们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为。② 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有助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③ 树立法治观念,有利于青少年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每点 2 分,共 6 分)(2)① 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2 分)②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升媒介素养,恪守道德,遵守法律。(2 分)③ 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增强文明有礼意识,讲文明、懂礼貌、守礼仪,营造良好社会风尚。(4 分)
(3)活动目的: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普及法律知识;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弘扬法治精神。(2 分) 收获:这些活动促使我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树立法治观念,树立法治信仰;提高了实践能力,学以致用;有利于我们养成亲社会行为,在社会课堂中学习成长;等等。(4 分)
(3)活动目的: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普及法律知识;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弘扬法治精神。(2 分) 收获:这些活动促使我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树立法治观念,树立法治信仰;提高了实践能力,学以致用;有利于我们养成亲社会行为,在社会课堂中学习成长;等等。(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