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通城学典课时作业本答案 2025年通城学典课时作业本九年级化学上册鲁教版江苏专版 第104页解析答案
1. 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若干问题进行如下探究:
【问题一】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料的选择。
(1)在$KMnO_{4}$、$H_{2}O_{2}$、$NaCl$这些物质中寻找制取氧气的原料,一定不能作为分解反应原料的物质是
NaCl
,从元素的角度做出该判断的依据是
NaCl 中不含氧元素

【问题二】设计实验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如图所示)。

(2)仪器a的名称是
长颈漏斗

(3)若用装置B制备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_{4}\xlongequal{\triangle}K_{2}MnO_{4} + MnO_{2} + O_{2}\uparrow }$

(4)若改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_{3}\xlongequal[\triangle]{MnO_{2}} 2KCl + 3O_{2}\uparrow }$
。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将
变大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1)NaCl NaCl 中不含氧元素 (2)长颈漏斗 (3)${2KMnO_{4}\xlongequal{\triangle}K_{2}MnO_{4} + MnO_{2} + O_{2}\uparrow }$ (4)${2KClO_{3}\xlongequal[\triangle]{MnO_{2}} 2KCl + 3O_{2}\uparrow }$ 变大
2. 如图是连接了压力传感器的制取$CO_{2}$气体的发生装置和实验过程中某段时间试管内压强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C
)

A.a点对应操作是打开止水夹
B.bc段可在导管口处收集气体
C.cd段试管中液面逐渐上升
D.de段固体与液体脱离接触

答案:C 解析:a 点对应操作是打开止水夹,气体逸出,试管内压强迅速减小,A 正确;bc 段压强较小且稳定,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持续逸出,此时可在导管口处收集气体,B 正确;cd 段试管中压强增大,是因为关闭了止水夹,试管内压强增大,试管内液面逐渐下降,C 错误;de 段压强不再发生变化,说明反应停止,固体与液体脱离接触,D 正确。故本题选 C。
3. 如图是初中常见的实验装置,请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酒精灯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装置是
BD
(填字母),二氧化碳进行验满的方法是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3)实验室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常含有少量HCl和水蒸气(其中饱和$NaHCO_{3}$溶液可以除去氯化氢气体并生成二氧化碳,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为了制得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除杂装置的导管按气流方向的正确连接顺序是
(填序号)。
①$a→b→c→d$ ②$b→a→c→d$ ③$c→d→a→b$ ④$d→c→b→a$
答案:(1)酒精灯 (2)BD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3)③ 解析:(3)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时,先利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以除去氯化氢气体并生成二氧化碳的原理除去氯化氢气体,再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除去水蒸气,所以按气流方向的正确连接顺序为 c→d→a→b。故选③。
解析:
(1)酒精灯
(2)BD;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3)③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