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空气的成分
(1) 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得出了“空气由
(2)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如表所示:
|空气成分|氮气|氧气|氩气|二氧化碳|其他气体|
|体积分数|
(1) 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得出了“空气由
氮气
和氧气
组成”的结论,其中氧气
约占空气总体积的$\frac {1}{5}$,氮气
约占空气总体积的$\frac {4}{5}$,所以空气是一种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
物。(2)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如表所示:
|空气成分|氮气|氧气|氩气|二氧化碳|其他气体|
|体积分数|
约78%
|约21%
|约0.934%|约0.038%|约0.002%|答案:1. (1) 氮气 氧气 氧气 氮气 混合 (2) 约 78% 约 21%
2. (1) 小于 氧气 (2) 红色粉末变成黑色 铜 + 氧气 $\xrightarrow{加热}$ 氧化铜 (3) ④ 偏小
2. (1) 小于 氧气 (2) 红色粉末变成黑色 铜 + 氧气 $\xrightarrow{加热}$ 氧化铜 (3) ④ 偏小
2.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 测定原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方法有多种,但其基本原理是相同的,都是物质与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耗尽氧气,使容器内气体的压强
(2) 铜与氧气反应的现象为
(3) 注意事项:① 铜粉要足量;② 装置气密性要好;③ 装置冷却至室温才能读数;④ 加热时要多次缓慢推拉注射器活塞,否则会使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
(1) 测定原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方法有多种,但其基本原理是相同的,都是物质与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耗尽氧气,使容器内气体的压强
小于
外界大气压,通过气体体积减小的量来表示消耗的氧气
的体积,从而得出结论。(2) 铜与氧气反应的现象为
红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铜 + 氧气 $\xrightarrow{\Delta}$ 氧化铜
。(3) 注意事项:① 铜粉要足量;② 装置气密性要好;③ 装置冷却至室温才能读数;④ 加热时要多次缓慢推拉注射器活塞,否则会使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
偏小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答案:(1) 小于;氧气
(2) 红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铜 + 氧气 $\xrightarrow{\Delta}$ 氧化铜
(3) 偏小
(2) 红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铜 + 氧气 $\xrightarrow{\Delta}$ 氧化铜
(3) 偏小
1. 我国空间站的再生式环控生保系统是在密封舱内建立一个类似地球环境的可循环系统,该系统被誉为航天员的生命“保护伞”。航天员在太空中呼吸的“人造空气”中含有的主要成分是 (
A.氧气和二氧化碳
B.氧气和水蒸气
C.氧气和氮气
D.氧气和稀有气体
C
)A.氧气和二氧化碳
B.氧气和水蒸气
C.氧气和氮气
D.氧气和稀有气体
答案:C
2. 室温下,将100 mL空气通过足量灼热的铜粉,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室温,余下气体的体积约为 (
A.60 mL
B.40 mL
C.80 mL
D.20 mL
C
)A.60 mL
B.40 mL
C.80 mL
D.20 mL
答案:C
解析:
解:空气中氧气约占总体积的1/5,100 mL空气中氧气的体积为100 mL×1/5=20 mL。
灼热的铜粉与氧气反应:2Cu+O₂$\xlongequal{\triangle}$2CuO,氧气被完全消耗。
剩余气体体积为100 mL - 20 mL=80 mL。
答案:C
灼热的铜粉与氧气反应:2Cu+O₂$\xlongequal{\triangle}$2CuO,氧气被完全消耗。
剩余气体体积为100 mL - 20 mL=80 mL。
答案:C
3. 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生产活动中,用到的气体不是来自空气的是 (
A.炼钢过程中用到的氧气
B.磁悬浮列车用到的氮气
C.用于生产氮肥的氨气
D.制作电光源的稀有气体
C
)A.炼钢过程中用到的氧气
B.磁悬浮列车用到的氮气
C.用于生产氮肥的氨气
D.制作电光源的稀有气体
答案:C
解析:
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等。炼钢用氧气、磁悬浮列车用氮气、制作电光源用稀有气体,这些气体均来自空气;氨气不是空气的成分,生产氮肥用到的氨气不是来自空气。
答案:C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