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024·云南昭通昭阳区阶段考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6分)
【材料一】我国地域辽阔,具有多种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动物资源丰富。根据《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的数据,我国有哺乳动物694种、鸟类1445种、爬行动物626种、两栖动物629种、鱼类5082种,分别占世界同类动物种类的11.8%、14%、4.5%、7.4%、12.1%。
【材料二】我国的野生动物资源呈下降趋势,有许多种类已处于灭绝或濒危状态,如犀牛、高鼻羚羊、新疆虎等10多种珍贵动物已经灭绝或基本绝迹,另外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华南虎、亚洲象、野骆驼等20多种珍稀动物濒临灭绝。
【材料三】
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图片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材料二的主要内容。(3分)
(2)谈谈你对材料三图片中“别让所有的动物都成为‘国宝’”的理解。(3分)
【材料一】我国地域辽阔,具有多种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动物资源丰富。根据《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的数据,我国有哺乳动物694种、鸟类1445种、爬行动物626种、两栖动物629种、鱼类5082种,分别占世界同类动物种类的11.8%、14%、4.5%、7.4%、12.1%。
【材料二】我国的野生动物资源呈下降趋势,有许多种类已处于灭绝或濒危状态,如犀牛、高鼻羚羊、新疆虎等10多种珍贵动物已经灭绝或基本绝迹,另外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华南虎、亚洲象、野骆驼等20多种珍稀动物濒临灭绝。
【材料三】
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图片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材料二的主要内容。(3分)
我国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种类多;动物资源丰富;动物种类在全球占比大;野生动物资源呈下降趋势,多种珍贵动物和珍稀动物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
(2)谈谈你对材料三图片中“别让所有的动物都成为‘国宝’”的理解。(3分)
“国宝”指的是数量极其稀少且面临灭绝的珍稀动物。因此,人类应该保护和善待身边的动物,让各个种群的动物都保持一定的数量,这样它们能够自然繁衍。我们不能平时不去保护,等到它们快要灭绝了才把它们当“国宝”去保护。这样的行为必然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答案:2.
(1)示例:我国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种类多;动物资源丰富;动物种类在全球占比大;野生动物资源呈下降趋势,多种珍贵动物和珍稀动物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
(2)“国宝”指的是数量极其稀少且面临灭绝的珍稀动物。因此,人类应该保护和善待身边的动物,让各个种群的动物都保持一定的数量,这样它们能够自然繁衍。我们不能平时不去保护,等到它们快要灭绝了才把它们当“国宝”去保护。这样的行为必然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1)示例:我国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种类多;动物资源丰富;动物种类在全球占比大;野生动物资源呈下降趋势,多种珍贵动物和珍稀动物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
(2)“国宝”指的是数量极其稀少且面临灭绝的珍稀动物。因此,人类应该保护和善待身边的动物,让各个种群的动物都保持一定的数量,这样它们能够自然繁衍。我们不能平时不去保护,等到它们快要灭绝了才把它们当“国宝”去保护。这样的行为必然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3. 梳理选文中“我”的情感变化过程,然后填空。(3分)
4. 从选文及整篇课文来看,“我们”断定猫咬死鸟的根据和这只猫遭受冤屈的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
5. 品析语言。(6分)
(1)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析)(3分)
(2)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从描写方法的角度品析)(3分)
6. 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比以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3分)
7. 根据选文,请对“我”进行简要评价。(3分)
愤怒
→悔恨
→无奈→悲痛
4. 从选文及整篇课文来看,“我们”断定猫咬死鸟的根据和这只猫遭受冤屈的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
根据:①它常常对鸟笼望着。②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原因:①“我”的主观臆断。②猫不能说话辩诉。
5. 品析语言。(6分)
(1)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析)(3分)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我”对猫的暴怒和虐待比作针,并进行反复强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内心的刺痛,表现了“我”冤枉猫后内疚、自责、悔恨的心情。
(2)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从描写方法的角度品析)(3分)
这句话主要运用了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出“我”看到猫后的愤怒之情,“我”对猫的偏见及“我”的主观臆断最终导致了冤案的发生。
6. 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比以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3分)
第三只猫的死,与“我”的武断、粗暴有关,它使“我”良心发现,感到内疚和悔恨。因此,“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比以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7. 根据选文,请对“我”进行简要评价。(3分)
①凭表面现象判断是非。②惩戒邪恶,表明“我”具有正义感。③因发现被打的猫冤屈无辜而后悔自责,表明“我”内心善良,善于自省。
答案:3. 愤怒→悔恨→无奈→悲痛 4. 根据:①它常常对鸟笼望着。②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原因:①“我”的主观臆断。②猫不能说话辩诉。 5.
(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我”对猫的暴怒和虐待比作针,并进行反复强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内心的刺痛,表现了“我”冤枉猫后内疚、自责、悔恨的心情。
(2)这句话主要运用了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出“我”看到猫后的愤怒之情,“我”对猫的偏见及“我”的主观臆断最终导致了冤案的发生。 6. 第三只猫的死,与“我”的武断、粗暴有关,它使“我”良心发现,感到内疚和悔恨。因此,“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比以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7. ①凭表面现象判断是非。②惩戒邪恶,表明“我”具有正义感。③因发现被打的猫冤屈无辜而后悔自责,表明“我”内心善良,善于自省。
(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我”对猫的暴怒和虐待比作针,并进行反复强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内心的刺痛,表现了“我”冤枉猫后内疚、自责、悔恨的心情。
(2)这句话主要运用了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出“我”看到猫后的愤怒之情,“我”对猫的偏见及“我”的主观臆断最终导致了冤案的发生。 6. 第三只猫的死,与“我”的武断、粗暴有关,它使“我”良心发现,感到内疚和悔恨。因此,“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比以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7. ①凭表面现象判断是非。②惩戒邪恶,表明“我”具有正义感。③因发现被打的猫冤屈无辜而后悔自责,表明“我”内心善良,善于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