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选文的两个段落都谈到了白求恩同志的工作,是否重复?为什么?(3分)
5. 【课后题变式】联系选文,说说“纯粹的共产党员”具有怎样的特点。(2分)
6. 按要求赏析下列语句。(6分)
(1)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这句话中的“生怕”能否换成“很怕”“害怕”?为什么?)(3分)
(2)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这句话运用了双重否定的形式,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7. 【课后题变式】选文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分析其作用。(3分)
不重复。选文第一段是赞扬白求恩同志在工作中表现出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选文第二段是赞扬白求恩同志在工作中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虽然都是说工作,但是侧重点不同。
5. 【课后题变式】联系选文,说说“纯粹的共产党员”具有怎样的特点。(2分)
示例:①对工作有责任心,勇挑重担;②不自吹自擂;③对人民满腔热忱。(答出两点即可)
6. 按要求赏析下列语句。(6分)
(1)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这句话中的“生怕”能否换成“很怕”“害怕”?为什么?)(3分)
不能。“生怕”就是“很怕”的意思,但是比“很怕”“害怕”的语意更加深刻,感情更加强烈。“生怕”生动传神地写出了那些自私、浅薄、鄙俗的人的心理。
(2)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这句话运用了双重否定的形式,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运用双重否定的形式,使语意更加强烈,强调说明白求恩在前线巡回医疗范围之广、工作影响之深,赢得了所有人的敬爱。
★7. 【课后题变式】选文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分析其作用。(3分)
选文运用对比手法,使得白求恩的高贵品质更加突出,强调了学习白求恩的现实意义和迫切性。
答案: 4.不重复。选文第一段是赞扬白求恩同志在工作中表现出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选文第二段是赞扬白求恩同志在工作中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虽然都是说工作,但是侧重点不同。 5.示例:①对工作有责任心,勇挑重担;②不自吹自擂;③对人民满腔热忱。(答出两点即可) 6.(1)不能。“生怕”就是“很怕”的意思,但是比“很怕”“害怕”的语意更加深刻,感情更加强烈。“生怕”生动传神地写出了那些自私、浅薄、鄙俗的人的心理。 (2)运用双重否定的形式,使语意更加强烈,强调说明白求恩在前线巡回医疗范围之广、工作影响之深,赢得了所有人的敬爱。 7.选文运用对比手法,使得白求恩的高贵品质更加突出,强调了学习白求恩的现实意义和迫切性。
1. 根据选文内容梳理白求恩同志援助中国期间发生的几件事,完成下面表格。(3分)
|时间|事件|
|初到晋察冀|①
|工作中|对自己不切实际的想法进行自我批评,并编写医用书籍|
|②
|参加反“扫荡”战斗时|③
2. 小语读完文章后认为文章第③④⑤段的顺序应该调换一下,你认为是否可以调换?为什么?(3分)
3. 选文以《“要拿我当一挺机关枪使用”——怀念白求恩同志》为题,结合文章内容,请你说说有什么好处。(3分)
4. 选文在表现手法、写作目的上与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一文有何异同?(4分)
|时间|事件|
|初到晋察冀|①
要求马上投入工作
||工作中|对自己不切实际的想法进行自我批评,并编写医用书籍|
|②
回国前
|要求到各大医院巡视并和聂荣臻面谈中国革命的相关问题||参加反“扫荡”战斗时|③
在手术中因细菌侵入伤口而殉职
|2. 小语读完文章后认为文章第③④⑤段的顺序应该调换一下,你认为是否可以调换?为什么?(3分)
不能。这三段内容是按作者与白求恩交往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写的,写出了作者对白求恩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有详有略,详略得当,体现了白求恩舍身忘己、救死扶伤的共产主义精神。
3. 选文以《“要拿我当一挺机关枪使用”——怀念白求恩同志》为题,结合文章内容,请你说说有什么好处。(3分)
引用白求恩初到晋察冀时说的话为主标题,突出了白求恩身上洋溢的战斗激情与吃苦耐劳、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与副标题相结合,表达了作者对白求恩同志的深切怀念。
4. 选文在表现手法、写作目的上与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一文有何异同?(4分)
同:两文都采用了叙议结合的手法,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表达了对白求恩的怀念之情。异:选文追忆了白求恩的事迹,肯定了白求恩为中国人民做出的卓越贡献;《纪念白求恩》运用对比手法,在赞扬白求恩的同时,批评了党内的不良倾向,并大力号召全党同志学习白求恩的精神。
答案:1.①要求马上投入工作 ②回国前 ③在手术中因细菌侵入伤口而殉职 2.不能。这三段内容是按作者与白求恩交往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写的,写出了作者对白求恩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有详有略,详略得当,体现了白求恩舍身忘己、救死扶伤的共产主义精神。 3.引用白求恩初到晋察冀时说的话为主标题,突出了白求恩身上洋溢的战斗激情与吃苦耐劳、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与副标题相结合,表达了作者对白求恩同志的深切怀念。 4.同:两文都采用了叙议结合的手法,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表达了对白求恩的怀念之情。异:选文追忆了白求恩的事迹,肯定了白求恩为中国人民做出的卓越贡献;《纪念白求恩》运用对比手法,在赞扬白求恩的同时,批评了党内的不良倾向,并大力号召全党同志学习白求恩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