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处画线句中有语意重复的问题,应将“
(2)[B]处画线句中有用词不当的问题,应将“
亲身
”一词删去。(2分)(2)[B]处画线句中有用词不当的问题,应将“
沾沾自喜
”一词改为“称心(满意)
”。(2分)答案:
(1)亲身
(2)沾沾自喜 称心(满意)
(1)亲身
(2)沾沾自喜 称心(满意)
3. 学完了《回忆我的母亲》,我们更加感叹母爱的伟大。为此班里要开展主题为“感受母爱”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7分)
(1)吴玥同学在网上搜索到一副以“母爱”为主题的残缺对联,请你根据上联对出下联。(2分)
上联:母亲恩同泰山重
下联:
(2)小文同学打算在作文《献给母亲的歌》的开头,写一组排比句赞美母爱,请你试着在横线上帮她再续写一句。(2分)
母爱是一首田园诗,悠远清静;母爱是一幅山水画,自然清新;母爱
(3)活动结束前,老师在大屏幕上展示了一则材料:调查显示,我校中学生清楚自己、偶像、好友、母亲生日是哪月哪天的人数比例依次为100%、62%、40%、8%。请概括材料的关键信息,并谈谈你的感想。(3分)
(1)吴玥同学在网上搜索到一副以“母爱”为主题的残缺对联,请你根据上联对出下联。(2分)
上联:母亲恩同泰山重
下联:
赤子情如大海深
(2)小文同学打算在作文《献给母亲的歌》的开头,写一组排比句赞美母爱,请你试着在横线上帮她再续写一句。(2分)
母爱是一首田园诗,悠远清静;母爱是一幅山水画,自然清新;母爱
是一片艳阳天
,温暖如春
。(3)活动结束前,老师在大屏幕上展示了一则材料:调查显示,我校中学生清楚自己、偶像、好友、母亲生日是哪月哪天的人数比例依次为100%、62%、40%、8%。请概括材料的关键信息,并谈谈你的感想。(3分)
关键信息:清楚自己母亲生日是哪月哪天的中学生人数最少。感想:母亲对子女的爱博大无私,子女却很少有人懂得感恩和回报。
答案:示例:
(1)赤子情如大海深
(2)是一片艳阳天 温暖如春
(3)关键信息:清楚自己母亲生日是哪月哪天的中学生人数最少。感想:母亲对子女的爱博大无私,子女却很少有人懂得感恩和回报。
(1)赤子情如大海深
(2)是一片艳阳天 温暖如春
(3)关键信息:清楚自己母亲生日是哪月哪天的中学生人数最少。感想:母亲对子女的爱博大无私,子女却很少有人懂得感恩和回报。
4. 根据要求赏析句子。(6分)
(1)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赏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2)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朗读这句话中加点的部分,语速宜快,还是宜慢?请说明理由)(3分)
5. “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3分)
(1)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赏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竟”的本义表示出乎意料,在这里“竟”既表达了作者对革命的专一感情,也寄托了作者对母亲的无限哀思、怀念与内疚。(意思对即可)
(2)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朗读这句话中加点的部分,语速宜快,还是宜慢?请说明理由)(3分)
语速宜慢,体现母亲所做事情之多,表达对能吃苦耐劳的母亲的赞美之情。
5. “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3分)
这句话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尊敬和悼念之情。这句话由爱母亲推广到爱劳动人民,由赞美母亲到赞颂劳动人民,深化了主题。
答案:4.(1)“竟”的本义表示出乎意料,在这里“竟”既表达了作者对革命的专一感情,也寄托了作者对母亲的无限哀思、怀念与内疚。(意思对即可)
(2)语速宜慢,体现母亲所做事情之多,表达对能吃苦耐劳的母亲的赞美之情。
5. 这句话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尊敬和悼念之情。这句话由爱母亲推广到爱劳动人民,由赞美母亲到赞颂劳动人民,深化了主题。
(2)语速宜慢,体现母亲所做事情之多,表达对能吃苦耐劳的母亲的赞美之情。
5. 这句话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尊敬和悼念之情。这句话由爱母亲推广到爱劳动人民,由赞美母亲到赞颂劳动人民,深化了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