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启东中学作业本 2025年启东中学作业本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 第105页解析答案
10.【学习策略】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文言语句|方法|释义|
|如引臂,如垂
|查阅字典法:①旗帜;②愚昧无知;③量词,房屋的栋数。|(1)
(填序号)|
|遂
维舟岩下|课内迁移法:
步于中庭(《记承天寺夜游》)|(2)
共同,一起
|
|斯境
绝|语境推断法|(3)
美丽
|
|
有到者乎|联系成语法:人迹
至|(4)
|
1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既 而 通 夕 不 寐 迨 旦 将 去
既而/通夕不寐/迨旦将去

12.仿照示例,请用“一字赏美景”的方法,欣赏《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中的自然风光。(3分)
【示例】《三游洞序(节选)》赏析:我用“幻”字。作者陶醉在美景之中,一会儿,石峡之中光线昏暗了,忽而月亮破云而出,月光忽而被掩盖,忽而露出,明暗交替。云气在月光中出现种种美妙的形象,虚实相生,如人到了梦幻之境,是一种无法言说的美。
我用“
”字。
时值水落石出的寒秋,山间泉水不停歇地潺潺作响;随着天色向晚,山色也变得更加苍翠,这是一幅和谐静谧的山水田园风景画,作者陶醉其中,抒发了与好友裴迪同隐终南山的闲适之情。

13.【情境设题】小语和小文就诗文内容展开了讨论,请根据你的理解,补全对话。(7分)
小语:读完文章后,我发现诗文都耐人寻味,作者为了表达情感,运用了类比的手法。
小文:是的。例如甲诗中“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这两句诗把沉醉狂歌的裴迪与楚国狂士接舆相比,表达了对这位年轻朋友的(1)
赞许、欣赏
之情;把自己与(2)
陶渊明
相比,表达了对裴迪由衷的欢迎,紧扣诗题中的“(3)
”字。
小语:你分析得真具体。乙文中“借此喻彼,可为长太息者,岂独是哉,岂独是哉!”这句便是作者将自己类比此处自然风光,由此表达情感。
小文:我发现乙文和《与朱元思书》都写了奇山异水,两文表达的情感是否一样呢? 小语,你能否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小语:(4)
《与朱元思书》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抒发了作者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也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乙文中三游洞胜境景色绮丽,世间罕有,却"罕有到者",无人欣赏、无人赏识,作者连连感慨和反问,"岂独是吗,岂独是吗"寄托了自己的身世之感,感慨三人空有才华(或:虽有报国之志、治国之才)却屡遭贬谪,不得重用。

答案:10.
(1)①
(2)共同,一起
(3)美丽
(4)少(每空 1 分)
11.既而/通夕不寐/迨旦将去(每处 1 分)
12.示例:美(1 分) 时值水落石出的寒秋,山间泉水不停歇地潺潺作响;随着天色向晚,山色也变得更加苍翠,这是一幅和谐静谧的山水田园风景画,作者陶醉其中,抒发了与好友裴迪同隐终南山的闲适之情。(2 分)
13.
(1)赞许、欣赏(1 分)
(2)陶渊明(1 分)
(3)赠(1 分)
(4)《与朱元思书》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抒发了作者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也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2 分)乙文中三游洞胜境景色绮丽,世间罕有,却"罕有到者",无人欣赏、无人赏识,作者连连感慨和反问,"岂独是吗,岂独是吗"寄托了自己的身世之感,感慨三人空有才华(或:虽有报国之志、治国之才)却屡遭贬谪,不得重用。(2 分)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