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在计算136+144×2时,应先算(
(2)添加小括号使算式350+250×5先算加法,再算乘法,算式为(
乘
)法,结果是(424
);在计算(136一18)÷2时,应先算(减
)法,结果是(59
)。(2)添加小括号使算式350+250×5先算加法,再算乘法,算式为(
(350+250)×5
)。答案:1. (1)乘 424 减 59 (2)(350+250)×5 【提示】(1)根据四则运算顺序,第一个算式应先算乘法,第二个算式应先算减法;(2)添加小括号使算式先算加法再算乘法,应写成(350+250)×5。
解析:
(1)乘 424 减 59
(2)(350+250)×5
(2)(350+250)×5
2.先在口里填合适的数,再在横线上写出综合算式。

(35-28)×41=287
522×(5+4)=4698
答案:2. 7 287 (35-28)×41=287 9 58 522×(5+4)=4698 【提示】根据上面算式的得数在下面算式中的位置进行替换即可。
解析:
7 287 (35-28)×41=287 9 4698 522×(5+4)=4698
3.35×3的积是(
三
)位数;109×9的积是(三
)位数;要使260×__的积是四位数,__里最小填(4
)。答案:3. 三 三 4 【提示】35×3=105;109×9=981;260×3=780,260×4=1040,要使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4。
4.下图中,如果涂色部分表示32,那么整个图形表示(

128
);如果涂色部分表示604,那么空白部分表示(1812
)。
答案:4. 128 1812 【提示】这个图形是涂色部分的4倍,空白部分是涂色部分的3倍。
解析:
128 1812
5.在
5米
470×5
>
里填上“>”“<”或“=”。5米
<
900毫米 1吨-300千克<
970千克 400千克<
4吨470×5
<
2500 23×7>
31×7 3×3×586×58答案:5. > < < < < > 【提示】先统一单位,再比较大小。
解析:
5米>900毫米
1吨-300千克<970千克
400千克<4吨
470×5<2500
23×7<31×7
3×3×58>6×58
1吨-300千克<970千克
400千克<4吨
470×5<2500
23×7<31×7
3×3×58>6×58
6.两辆自重均为3000千克的卡车,每辆车上装3台机床,每台机床重2吨。这两辆车同时通过一座限重20吨的桥是否安全?(
安全
)(填“安全”或“不安全”)答案:6. 安全 【提示】用每台卡车的自重,即3000千克=3吨,加上3台机床的重量,即是一辆卡车总的重量,因为有两辆卡车,所以要乘2,算出结果;把结果再同限重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安全即可。
解析:
3000千克=3吨
一辆卡车总重:$3 + 3×2 = 9$吨
两辆卡车总重:$9×2 = 18$吨
18吨 < 20吨
安全
一辆卡车总重:$3 + 3×2 = 9$吨
两辆卡车总重:$9×2 = 18$吨
18吨 < 20吨
安全
7.一根木料长3米,第一次锯掉8分米,第二次锯掉2分米,这根木料短了(
1
)米,还剩下(20
)分米。答案:7. 1 20 【提示】第一次锯掉8分米,第二次锯掉2分米,两次一共锯掉8+2=10(分米),10分米=1米,还剩下3-1=2(米),2米=20分米。做这类题时,一定要看清单位是否统一。
解析:
第一次锯掉8分米,第二次锯掉2分米,两次一共锯掉$8 + 2 = 10$分米,$10$分米$=1$米,所以这根木料短了$1$米。
木料原长3米,$3$米$=30$分米,剩下的长度为$30 - 10 = 20$分米。
1;20
木料原长3米,$3$米$=30$分米,剩下的长度为$30 - 10 = 20$分米。
1;20
1.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有(
①每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②明明每天早上喝一杯50吨的热牛奶。
③1千米海绵和1千克海绵一样多。
A.1
B.2
C.3
C
)个。①每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②明明每天早上喝一杯50吨的热牛奶。
③1千米海绵和1千克海绵一样多。
A.1
B.2
C.3
答案:C 【提示】第一个说法错误,因为只有相邻长度单位的进率是10;第二个说法错误,因为50吨牛奶的量过于庞大,不符合生活常识;第三个说法错误,因为千米是长度单位,千克是质量单位,两者无法比较。因此,三个说法都错误,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