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语文要素 根据短文第③自然段,填写下面的表格,体会“我”观察的细致。
|时间|影子所在方向|
|早晨7点|
|中午12点|
|下午3点|
2. 下列对短文中画“——”句子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一开始因为发现了影子的长短和阳光有关而感到兴奋,后来被科学老师“否定”了自己的结论后又感到失落。
B. “我”虽然弄错了影子长短变化的原因,但影子的神奇之处还是很有趣的,让“我”感到很快乐。
C. “我”虽然弄错了影子长短变化的原因,但在发现、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成长。
3. 根据短文内容与图表,按照从早到晚的时间顺序排列树影。(填序号)
C→
4. 新趋势 学科融合 结合短文内容和图表推测,“我”选取的大树的实际高度最接近 (
A. 8米 B. 6米 C. 4米
|时间|影子所在方向|
|早晨7点|
影子在竹竿的正西面
||中午12点|
影子在竹竿的正北面
||下午3点|
影子在竹竿的东北方向
|2. 下列对短文中画“——”句子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C
)A. “我”一开始因为发现了影子的长短和阳光有关而感到兴奋,后来被科学老师“否定”了自己的结论后又感到失落。
B. “我”虽然弄错了影子长短变化的原因,但影子的神奇之处还是很有趣的,让“我”感到很快乐。
C. “我”虽然弄错了影子长短变化的原因,但在发现、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成长。
3. 根据短文内容与图表,按照从早到晚的时间顺序排列树影。(填序号)
C→
B
→A
→D
→E4. 新趋势 学科融合 结合短文内容和图表推测,“我”选取的大树的实际高度最接近 (
C
)A. 8米 B. 6米 C. 4米
答案:1. 影子在竹竿的正西面 影子在竹竿的正北面 影子在竹竿的东北方向 2. C 3. B A D 4.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