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一本故事书共86页,阳阳第一天看了24页,第二天看的比第一天多17页,第二天看了(
41
)页,第三天应从第(66
)页开始看。如果阳阳想三天把这本故事书看完,那么他第三天要看(21
)页。答案:41 66 21
解析:
第二天看的页数:24+17=41(页)
前两天共看的页数:24+41=65(页)
第三天开始看的页数:65+1=66(页)
第三天要看的页数:86-65=21(页)
41 66 21
前两天共看的页数:24+41=65(页)
第三天开始看的页数:65+1=66(页)
第三天要看的页数:86-65=21(页)
41 66 21
5. 小松鼠一共有56颗松果,吃了7天后,这堆松果少了35颗。小松鼠平均每天吃(
5
)颗松果。如果每天吃1颗,那么剩下的松果还够吃(3
)个星期(7天)。答案:5 3
解析:
5.
35÷7=5(颗)
56-35=21(颗)
21÷1÷7=3(个)
5 3
35÷7=5(颗)
56-35=21(颗)
21÷1÷7=3(个)
5 3
6. 新情境 传统文化 古琴有七根弦,因此又名七弦琴,这七根弦的名称依次称作宫、商、角、徵、羽、文、武。亮亮发现一段音律正好是按照这七根弦的顺序排列的,那么这段音律的第58个音是(
商
)。答案:商
解析:
解:七根弦的名称按顺序为宫、商、角、徵、羽、文、武,周期为7。
58÷7=8(组)……2(个)
余数为2,对应周期中的第2个音,即商。
答案:商
58÷7=8(组)……2(个)
余数为2,对应周期中的第2个音,即商。
答案:商
7. 甜甜一家三口坐火车出去旅游。火车成人票每张18元,甜甜需要买半价票,那么他们来回买火车票一共需要(
要付(
90
)元。如果都付,
9
)张。答案:90 9
解析:
解:甜甜半价票价格:18÷2=9(元)
单程总费用:2×18 + 9 = 45(元)
来回总费用:45×2=90(元)
10元纸币张数:90÷10=9(张)
90 9
单程总费用:2×18 + 9 = 45(元)
来回总费用:45×2=90(元)
10元纸币张数:90÷10=9(张)
90 9
1. (泰州姜堰区期末)下图中还可以再放大约

① 300 ② 600 ③ 900
②
盆鲜花。
① 300 ② 600 ③ 900
答案:②
解析:
观察图形可知,已有300盆鲜花所占区域约为整个长方形区域的三分之一,整个区域大约可放300×3=900盆,还可以再放900-300=600盆。
②
②
2. “$\downarrow$”处可能是(

① 380 ② 420 ③ 480 ④ 510
②
)。
① 380 ② 420 ③ 480 ④ 510
答案:②
解析:
解:观察数轴,“↓”位于400和500之间,且更靠近400。选项中420符合该位置特征。
②
②
3. 如果$2□+3□$的和是六十多,那么两个$□$里的数字的和(
① 比10小 ② 等于10 ③ 比10大
③
)。① 比10小 ② 等于10 ③ 比10大
答案:③
解析:
设第一个□里的数字为$a$,第二个□里的数字为$b$($a$、$b$均为$0-9$的整数)。
则原式为$20 + a + 30 + b = 50 + (a + b)$。
因为和是六十多,所以$60 < 50 + (a + b) < 70$。
不等式两边同时减$50$得:$10 < a + b < 20$。
所以两个□里的数字的和比$10$大。
③
则原式为$20 + a + 30 + b = 50 + (a + b)$。
因为和是六十多,所以$60 < 50 + (a + b) < 70$。
不等式两边同时减$50$得:$10 < a + b < 20$。
所以两个□里的数字的和比$10$大。
③
4. (常州金坛区期末)丁老师给小朋友们分32支铅笔和24本笔记本,每个小朋友分到的铅笔同样多,分到的笔记本也同样多。那么不可能有(
① 4 ② 6 ③ 8
②
)个小朋友。① 4 ② 6 ③ 8
答案:②
解析:
要使每个小朋友分到的铅笔和笔记本同样多,小朋友的人数必须是32和24的公因数。
32的因数:1, 2, 4, 8, 16, 32
24的因数:1, 2, 3, 4, 6, 8, 12, 24
32和24的公因数:1, 2, 4, 8
选项中6不是公因数,故不可能有6个小朋友。
②
32的因数:1, 2, 4, 8, 16, 32
24的因数:1, 2, 3, 4, 6, 8, 12, 24
32和24的公因数:1, 2, 4, 8
选项中6不是公因数,故不可能有6个小朋友。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