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通城学典课时作业本答案 2025年通城学典课时作业本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江苏专版 第32页解析答案
1. 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B
)
A.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B.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C.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D.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答案:B 解析:“阙”同“缺”,空隙、缺口。
2. 解释下列加点的多义词。
(1)长:① 常有高猿
•啸 (
拉长
)
② 巴东三峡巫峡
• (
长,与“短”相对
)
(2)绝:① 沿溯阻
• (
)
② 哀转久
• (
断绝,这里指消失
)
(3)自:①
•三峡七百里中(
这里是“在”的意思
)
•非亭午夜分 (
如果
)
(4)清:① 回
•倒影 (
清波
)
•荣峻茂 (
清澈
)
答案:2. (1)① 拉长 ② 长,与“短”相对 (2)① 断 ② 断绝,这里指消失 (3)① 这里是“在”的意思 ② 如果 (4)① 清波 ② 清澈
3.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课文中从侧面极力渲染山峰高峻、江面狭窄的句子:
自非亭午夜分
,
不见曦月

(2)课文作者堪称写“水”高手,他用
至于夏水襄陵
,
沿溯阻绝
写水势盛大,又用
则素湍绿潭
,
回清倒影
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
(3)文中用
重岩叠嶂
,
隐天蔽日
描绘了山的挺拔险峻,用
林寒涧肃
写尽了深秋时三峡的凄婉幽美。
答案:3. (1)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2)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3)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林寒涧肃
4.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或王命急宣 (
)
(2)虽乘奔御风 (
即使
)
(3)不以疾也 (
)
(4)飞漱其间 (
冲荡
)
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春冬季节,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绿色的潭水中有倒映的各种景物的影子。

6. (教材课后习题变式)作者为何先写“山”后写“水”?写“水”又为何不按四季顺序写?
三峡之所以成为“峡”,是因为旁有群山约束,中有江水流淌,二者缺一不可。山为屏障,是峡之外围,所以先写山。先写夏水襄陵之盛,与第一段写山的雄伟气象一脉相承,再写春冬之水与秋天的景象,虽氛围、特色不同,但文脉转缓,文气相贯。

7. 阅读选文的第三段,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清荣峻茂”呈现的画面。
示例:每当春冬之际,三峡的景象就格外美丽。江水十分清澈,鱼儿在其中欢跳,树木茂盛,不受拘束地任意生长,山势高耸,青草茂盛,色彩鲜艳,生机勃勃。

答案:4. (1)有 (2)即使 (3)快 (4)冲荡 5. 春冬季节,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绿色的潭水中有倒映的各种景物的影子。 6. 三峡之所以成为“峡”,是因为旁有群山约束,中有江水流淌,二者缺一不可。山为屏障,是峡之外围,所以先写山。先写夏水襄陵之盛,与第一段写山的雄伟气象一脉相承,再写春冬之水与秋天的景象,虽氛围、特色不同,但文脉转缓,文气相贯。 7. 示例:每当春冬之际,三峡的景象就格外美丽。江水十分清澈,鱼儿在其中欢跳,树木茂盛,不受拘束地任意生长,山势高耸,青草茂盛,色彩鲜艳,生机勃勃。
8. 仰瞩俯映
仰瞩俯映/弥习弥佳/流连信宿/不觉忘返

9. (1)
(2)
(3)

10. (1)
陡峭的山崖有的高约千丈,壁上的石头颜色缤纷,形状常常类似各种东西。

(2)
那重叠的山崖和秀丽的山峰,奇特的构造、怪异的形状,实在很难用言辞来叙述。

11.
山脉高峻重叠,绝壁千丈,山石形态奇异,树木高大茂密,山谷中猿鸣声清厉凄婉。

答案:8. 仰瞩俯映/弥习弥佳/流连信宿/不觉忘返 9. (1)快 (2)④ (3)从 10. (1)陡峭的山崖有的高约千丈,壁上的石头颜色缤纷,形状常常类似各种东西。 (2)那重叠的山崖和秀丽的山峰,奇特的构造、怪异的形状,实在很难用言辞来叙述。 11. 山脉高峻重叠,绝壁千丈,山石形态奇异,树木高大茂密,山谷中猿鸣声清厉凄婉。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