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念无/与为乐者
B.相与步/于中庭
C.盖/竹柏影也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C
)A.念无/与为乐者
B.相与步/于中庭
C.盖/竹柏影也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答案:C 解析:A. 念/无与为乐者;B. 相与/步于中庭;D.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 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1) 月色入
古义:
(2)
古义:
(3) 但少
古义:
(1) 月色入
户
古义:
门
;今义: 窗户
。(2)
但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
只是
;今义: 但是,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
。(3) 但少
闲
人
如吾两人者耳古义:
清闲的人
;今义: 与事无关的人
。答案:(1)门 窗户(2)只是,但是,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3)清闲的人 与事无关的人
3.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写庭院中充满着月光,像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的句子:
(2)《记承天寺夜游》中,表现苏轼因月色美好而想到了与自己境遇相同的老朋友的句子:
(1)《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写庭院中充满着月光,像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的句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2)《记承天寺夜游》中,表现苏轼因月色美好而想到了与自己境遇相同的老朋友的句子: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答案:(1)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2)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记承天寺夜游》选自《苏轼文集》,作者是苏轼,字
子瞻
,号东坡居士,是北宋的文学家。他与父亲苏洵
、弟弟苏辙
合称“三苏”,都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中。答案:子瞻 苏洵 苏辙
5. (1)
6. (1)
7.
8.
解开
(2) 于是,就
(3) 散步
(4) 大概是
6. (1)
考虑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2) 哪一夜没有月亮?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7.
“积水空明”写出了月光清澈透明的特点。“藻、荇交横”写出了竹柏倒影清丽淡雅的特点。
8.
苏轼与张怀民不约而同“未寝”,暗示两人同遭贬谪的寂寥,也凸显知己间无须言语的闲适共情。
答案:5.(1)解开(2)于是,就(3)散步(4)大概是 6.(1)考虑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2)哪一夜没有月亮?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7. “积水空明”写出了月光清澈透明的特点。“藻、荇交横”写出了竹柏倒影清丽淡雅的特点。 8. 示例:苏轼与张怀民不约而同“未寝”,暗示两人同遭贬谪的寂寥,也凸显知己间无须言语的闲适共情。
9. 盖
10. (1)
11. (1)
12.
13. (1)
/
余以八月之望/
过洞庭10. (1)
白天
(2)②
(3)经过
11. (1)
天上没有一点云彩,月光明亮如同白昼。
(2)即使未曾亲身到达那些地方,应该也不过如此而已吧。
12.
①中秋之月;②临水而观;③独往而远人。
13. (1)
寄情美景、悠然自得
(2)晴
(3)皎洁明亮
答案:9. 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 10.(1)白天(2)②(3)经过 11.(1)天上没有一点云彩,月光明亮如同白昼。(2)即使未曾亲身到达那些地方,应该也不过如此而已吧。 12. ①中秋之月;②临水而观;③独往而远人。 13. 示例:(1)寄情美景、悠然自得(2)晴(3)皎洁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