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教材P30“材料研读”改编)观察下面信息,相关战争带来的后果是 (
日军于11月21日进入旅顺,残酷地屠杀了几乎全部居民。无自卫能力和赤手空拳的居民在其家中被屠杀,他们的躯体被残害之状无法形容。……这是日本文明的最大污点,日本人在这一事件中重回到了野蛮。
——美国《世界报》记者克里尔曼在1894年12月12日发表的《日军大屠杀》
A.中国被迫开放东南沿海地区
B.中国都城被占领
C.阻止了其他列强在中国开设工厂
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
)日军于11月21日进入旅顺,残酷地屠杀了几乎全部居民。无自卫能力和赤手空拳的居民在其家中被屠杀,他们的躯体被残害之状无法形容。……这是日本文明的最大污点,日本人在这一事件中重回到了野蛮。
——美国《世界报》记者克里尔曼在1894年12月12日发表的《日军大屠杀》
A.中国被迫开放东南沿海地区
B.中国都城被占领
C.阻止了其他列强在中国开设工厂
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答案:D
6. 有学者这样评价他:“一个在科举道路上累遭挫折的旧式读书人,年逾不惑才幸而取中状元,但他视官爵如过眼云烟,转而以全部精力创办新式实业。”他提出的口号是 (
A.师夷长技
B.自强求富
C.实业救国
D.平均分配
C
)A.师夷长技
B.自强求富
C.实业救国
D.平均分配
答案:C
7.(2025·苏州昆山模拟)下表为1895-1913年民间资本厂矿企业地域分布状况。据表格可知,当时中国工业 (
| | 上海 | 武汉 | 天津 | 广州 | 杭州 | 无锡 |
| 厂矿数(家) | 83 | 28 | 17 | 16 | 13 | 12 |
| 资本额(千元) | 23879 | 17240 | 4219 | 5791 | 1552 | 1422 |
(注:全国厂矿数合计549家,资本额120288千元)
A.以发展轻工业为主
B.集中在沿海和长江流域
C.侧重于发展重工业
D.资本主义经济占主导地位
B
)| | 上海 | 武汉 | 天津 | 广州 | 杭州 | 无锡 |
| 厂矿数(家) | 83 | 28 | 17 | 16 | 13 | 12 |
| 资本额(千元) | 23879 | 17240 | 4219 | 5791 | 1552 | 1422 |
(注:全国厂矿数合计549家,资本额120288千元)
A.以发展轻工业为主
B.集中在沿海和长江流域
C.侧重于发展重工业
D.资本主义经济占主导地位
答案:B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5年至1900年,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从甲午战争前的约100家激增至933家。甲午战争后几年间,列强先后在中国夺取19000余里的铁路投资权和修筑权。列强还通过在华开设银行,激烈争夺对清政府附有政治条件的贷款。
(1)根据材料一,概括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的方式。
材料二 甲午战后,列强在华强租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情况表。
| 国别 | 强租租借地 | “势力范围” |
| 德国 | 胶州湾租借地 | 山东 |
| 俄国 | 旅大租借地 | 长城以北、新疆、东北 |
| 法国 | 广州湾租借地 | 广东、广西、云南 |
| 英国 | 九龙租借地、威海卫租借地 | 长江流域 |
| 日本 | / | 福建 |
材料三 《马关条约》的签订,激起了全国的悲愤和抗议。3年以后,发生了戊戌维新运动;5年以后,发生了义和团运动;16年以后,发生了辛亥革命。……如果没有甲午战争的失败,就不会激起中国这样迅速的奔跑。……这次战争确实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它的意义就在于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一种要求改革和进步的觉醒、富强意识的觉醒、爱国主义和自救的觉醒。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材料三中的《马关条约》在赔款方面的内容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材料一 1895年至1900年,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从甲午战争前的约100家激增至933家。甲午战争后几年间,列强先后在中国夺取19000余里的铁路投资权和修筑权。列强还通过在华开设银行,激烈争夺对清政府附有政治条件的贷款。
(1)根据材料一,概括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的方式。
材料二 甲午战后,列强在华强租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情况表。
| 国别 | 强租租借地 | “势力范围” |
| 德国 | 胶州湾租借地 | 山东 |
| 俄国 | 旅大租借地 | 长城以北、新疆、东北 |
| 法国 | 广州湾租借地 | 广东、广西、云南 |
| 英国 | 九龙租借地、威海卫租借地 | 长江流域 |
| 日本 | / | 福建 |
材料三 《马关条约》的签订,激起了全国的悲愤和抗议。3年以后,发生了戊戌维新运动;5年以后,发生了义和团运动;16年以后,发生了辛亥革命。……如果没有甲午战争的失败,就不会激起中国这样迅速的奔跑。……这次战争确实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它的意义就在于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一种要求改革和进步的觉醒、富强意识的觉醒、爱国主义和自救的觉醒。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材料三中的《马关条约》在赔款方面的内容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答案:8.
(1) 开设工厂、修筑铁路、争夺对清政府的贷款。
(2) 现象: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内容: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3) 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
(1) 开设工厂、修筑铁路、争夺对清政府的贷款。
(2) 现象: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内容: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3) 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