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通城学典课时作业本答案 2025年通城学典课时作业本八年级历史上册人教版江苏专版 第17页解析答案
5. 据记载,1898年5月光绪帝将维新派人士的部分著作刊印,让京官对其是否可行提出意见,以此测验官员对变法的态度,其中在体现地方改革的一篇文章中,有252条意见,认为不可行的有189条,认为可行的只有63条。这表明(
B
)
A.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B.维新变法阻力很大
C.近代民用工业出现
D.“自强求富”成为共识
答案:B
6. (2024·苏州常熟期末改编)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临刑前他喊道:“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然后慷慨就义。根据材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
A.谭嗣同是近代中国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代表
B.谭嗣同的活动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谭嗣同具有视死如归、为国献身的精神
D.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没有产生积极的影响
答案:C
7. 漫画针砭时弊,在一定程度上能揭示历史真相。如图漫画反映了(
B
)
A.宣传自强求富思想
B.戊戌变法的失败
C.允许士民上书言事
D.洋务运动的破产
答案:B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强租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促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了救亡图存,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登上政治舞台,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摘编自章开沅、朱英主编《中国近现代史》
材料二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为了洋务的需要,洋务派还兴办新式学校,设立翻译馆,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又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主要内容有: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士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业、工业、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八股文,改试策论,创办京师大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材料三 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讨论戊戌变法时,主要观点如下:
|A|戊戌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B|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C|戊戌变法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背景,并指出“维新派登上政治舞台”的事件。
(2) 据材料二,指出与洋务运动相比戊戌变法的进步之处。
(3) 对于材料三中的观点,你同意哪一种?请结合以上材料加以说明。
答案:8.
(1)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维新派积极宣传维新思想。事件:公车上书。
(2)戊戌变法主张“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士民上书言事”,表明戊戌变法除了涉及经济、教育、军事方面外,还进一步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3)示例一:同意观点A。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紧要关头,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机,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所以戊戌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示例二:同意观点B。戊戌变法由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所以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示例三:同意观点C。戊戌变法促进了思想启蒙和民族意识的觉醒,所以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