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2024·无锡三模)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扭转了鸦片战争后中国不断沉沦的发展趋向,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主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这里的“里程碑意义”指的是五四运动(
A.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B.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C.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D.使马克思主义思想开始在中华大地上传播
B
)A.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B.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C.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D.使马克思主义思想开始在中华大地上传播
答案:12. B
13. (2024·苏州昆山段考)“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这是五四宣传单的内容之一。后人据此并结合五四运动的斗争史实将其归纳为“五四精神”,这种“精神”的实质是(
A.誓死力争的爱国精神
B.敢于牺牲的献身精神
C.永不言败的斗争精神
D.知难而进的无畏精神
A
)A.誓死力争的爱国精神
B.敢于牺牲的献身精神
C.永不言败的斗争精神
D.知难而进的无畏精神
答案:13. A
14. 历史的发展过程不是孤立的,历史事物或现象之间往往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洋政府给代表团的任务是:收回战前德国在山东的一切利益,这些利益不得由日本继承。……取消外国人在中国的特殊权益,如领事裁判权、协议关税等。
——摘编自杨红林《民国外交官 顾维钧传》
材料二 第156条 德国在中国山东所获得之一切权利、特权,如胶州之领土、铁路、矿山、海底电线等,一概让与日本。
——摘编自《凡尔赛条约》
(1)据材料一、二,分析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材料三
|阶段|时间|事件|
|阶段一|5月5日|学生请校方出面救人。警察总监答曰:无权释放。|
| |5月19日|北京所有大学的学生拒绝上课,深入群众演讲宣传,抵制日货。|
|阶段二|6月初|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北大教授参加学生反对军阀运动。|
| |6月4日|北京被捕学生数上升到1150人。|
| |6月5日|上海商人罢市、工人罢工、学生罢课,支持北京学生。|
| |6月9日|北洋政府释放北京被捕学生。|
| |6月10日|北洋政府罢免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 |6月11日|陈独秀在分发《北京市民宣言》时被逮捕。|
| |6月28日|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2)目前,多数学者以6月初为界,把五四运动划分为两个阶段。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学者们划分的依据。
(3)据材料三,分析民众联合斗争取得了哪些果。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的性质。
材料四 由于在五四运动中亲眼看到工人阶级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一部分学生领袖便“出发往民间去”……与其说这是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过程,不如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4)据材料四,分析五四运动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材料一 北洋政府给代表团的任务是:收回战前德国在山东的一切利益,这些利益不得由日本继承。……取消外国人在中国的特殊权益,如领事裁判权、协议关税等。
——摘编自杨红林《民国外交官 顾维钧传》
材料二 第156条 德国在中国山东所获得之一切权利、特权,如胶州之领土、铁路、矿山、海底电线等,一概让与日本。
——摘编自《凡尔赛条约》
(1)据材料一、二,分析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材料三
|阶段|时间|事件|
|阶段一|5月5日|学生请校方出面救人。警察总监答曰:无权释放。|
| |5月19日|北京所有大学的学生拒绝上课,深入群众演讲宣传,抵制日货。|
|阶段二|6月初|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北大教授参加学生反对军阀运动。|
| |6月4日|北京被捕学生数上升到1150人。|
| |6月5日|上海商人罢市、工人罢工、学生罢课,支持北京学生。|
| |6月9日|北洋政府释放北京被捕学生。|
| |6月10日|北洋政府罢免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 |6月11日|陈独秀在分发《北京市民宣言》时被逮捕。|
| |6月28日|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2)目前,多数学者以6月初为界,把五四运动划分为两个阶段。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学者们划分的依据。
(3)据材料三,分析民众联合斗争取得了哪些果。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的性质。
材料四 由于在五四运动中亲眼看到工人阶级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一部分学生领袖便“出发往民间去”……与其说这是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过程,不如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4)据材料四,分析五四运动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答案:14.
(1)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2) 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斗争的主力从学生转变为工人阶级;斗争的主要形式由学生罢课、游行示威等发展为罢工、罢市、罢课等群众性运动。
(3) 成果:北洋政府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性质: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4)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1)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2) 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斗争的主力从学生转变为工人阶级;斗争的主要形式由学生罢课、游行示威等发展为罢工、罢市、罢课等群众性运动。
(3) 成果:北洋政府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性质: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4)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