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通城学典课时作业本答案 2025年通城学典课时作业本八年级历史上册人教版江苏专版 第43页解析答案
4.(教材P79“材料研读”改编)1924年孙中山先生为黄埔军校写了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黄埔军校培养的军事人才的主要革命对象是 (
D
)
A.封建地主 B.官僚资本
C.列强势力 D.北洋军阀
答案:D
5.国民革命时期,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共同目标下,工人、农民、青年学生及商人、妇女等各个阶层的广大民众都被动员起来。北伐战争迅猛推进,时论认为“枪与笔联合起来,所以到处如入无人之境”。这强调了国民革命时期(
C
)
A.革命斗争的坚决性B.国共合作的紧密性
C.民众参与的广泛性D.革命任务的彻底性
答案:C
6.(2025.苏州张家港开学检测)漫画《不彻底的重建》(如图)创作于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画中建设城门的砖头上写着“军阀”“旧官僚”“老政客”。该漫画 (
B
)
A.说明北伐战争最终失败
B.揭露了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
C.警示北洋军阀死灰复燃
D.彰显了民主革命力量的团结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创作于 1927 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军阀”“旧官僚”“老政客”及所学可知,南京国民政府代表的是大地主大官僚等的利益,B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北伐战争相关信息,排除 A;材料体现不出北洋军阀死灰复燃的相关信息,排除 C;材料未涉及民主革命力量的团结问题,排除 D。
7.“东北易帜”是指1928年,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地方当局服从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并将原北洋政府时代的五色国旗代之以南京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国旗的政治转向事件。“东北易帜"体现的突出特征是 (
B
)
A.政权合并 B.国家形式上的统一
C.民族交融 D.南北合流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答案:【解析】:本题是历史学科的非选择题,来源于八年级人教版上册的第13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国共合作及北伐战争相关历史事件的了解和掌握情况。需要学生对相关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及影响等要素有清晰的认识,并能够准确表述。
【答案】:
1. 国共合作的原因:
答:国共合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两党在当时面临共同的敌人——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二是两党都有反对北洋军阀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共同愿望;三是孙中山先生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为国共合作奠定了政治基础。
2. 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
答: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
3. 北伐战争的重要战役及结果:
答:北伐战争中的重要战役有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等。在这些战役中,叶挺领导的独立团英勇善战,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称号。北伐军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4. 北伐战争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的原因:
答:北伐战争虽然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主要原因有:一是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导致国共合作破裂;二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联合力量过于强大,而革命力量相对较弱;三是共产党领导农民开展土地革命的尝试受到挫折,未能充分发动群众参与革命。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长期被帝国主义和军阀压迫剥
削,民不聊生。帝国主义和军阀不打倒,中国
人民是不能生存下去的。为着打倒帝国主
义、打倒军阀而战死,虽死犹生。为着中国人
民的解放事业、为着人类实现共产主义事业
而战死,是光荣的。
--北伐期间攻打武昌前一位共产党员的家书
材料二 各政治派系兵力对照表。
派系 师步(兵个)飞(架机) 机(挺枪) (炮台)人士数兵(千)
张作霖 20 50 510 390 190
吴佩孚 19 4 220 280 210
孙传芳 19 / 380 384 157
广州政府 17 6 375 66 90
材料三

(1)阅读材料一,说说这位共产党员认为北
伐的目的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写出北伐的主要对象。分
析北伐前国民革命军所面临的形势,并结合
所学知识,指出国民革命军所采取的策略。
(3)材料三中战役的胜利跟哪一人物有关?
他领导的部队的名称叫什么?
(4)在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统治之下,北伐
军能节节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案:
(1) 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解放中国人民;实现人类共产主义事业。
(2) 对象: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形势:敌强我弱。策略:各个击破。
(3) 人物:叶挺。名称: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
(4) 采取了正确的策略;国共两党齐心协力;官兵英勇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作用;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配合和支援。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