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通城学典课时作业本答案 2025年通城学典课时作业本八年级历史上册人教版江苏专版 第55页解析答案
4. 1937年7月15日,中国共产党提交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指出:“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这充分表达了中国共产党
D

A.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愿望
B.建立东北抗日联军的主张
C.进行工农红军长征的目的
D.团结御侮一致抗日的诚意
答案:D
5. 中国近代,一批漫画家执笔为刃,以“轻”形式传递出厚重的家国观。如图是刊载于1937年9月《救亡漫画》上的画作。对它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C
)

A.谴责日寇全面侵华暴行
B.蕴含对战争的逃避心理
C.呼吁同心合力保卫中华
D.强调攘外必先安内原则
答案:C
6. 1937年11月28日伦敦《泰晤士报》报道:“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与报道所说的会战相关的史实是(
B
)
A.张杨兵谏逼蒋抗日
B.姚子青血战宝山城
C.关天培虎门殉国难
D.杨靖宇东北抗日寇
答案:B
7. 史料一般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的、可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如果要研究南京大屠杀,下列属于第一手史料的是 (
D
)
A.《南京大屠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遗忘的大浩劫》(张纯如著,1997年)
B.《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加藤阳子著,2019年)
C.电影《南京!南京!》(陆川执导,2009年)
D.日本“百人斩”新闻报道(1937年12月日本《东京日日新闻》)
答案:D
8. 回顾1937年的那些事,感受中国军民的抗战历程,正视历史,展望未来。某校学生以“1937年的大事”为主题,展开以下探究,请你参与进来。
[1937年的合作]
材料一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数万名红军将士摘下红五星,换上了国民革命军军服……面对民族危亡,曾经的对手摒弃前嫌,共赴国难。
[1937年的英雄]
材料二

[1937年的暴行]
材料三 我无能为力,我对南京的最后印象——死亡的中国人,死亡的中国人,还是死亡的中国人。 ——美联社记者麦克丹尼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曾经的对手摒弃前嫌”的时代背景。材料一反映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形成,简述两党这次合作的主要形式和具体表现。
(2)材料二中的爱国官兵都参加了什么战役?这次战役有何重要意义?
(3)阅读材料三,美联社记者为什么会形成“死亡的中国人”这一深刻印象?从“1937年的暴行”中你能感受到日本法西斯势力的何种本性?
答案:
(1)背景:七七事变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主要形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体表现: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2)战役:淞沪会战。意义:打破了日本 3 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3)原因:1937 年 12 月 13 日,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 30 万人以上。本性:凶残,灭绝人性等。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