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通城学典课时作业本答案 2025年通城学典课时作业本八年级历史上册人教版江苏专版 第73页解析答案
6. (2024·苏州昆山段考)1938年1月《新华日报》创刊。其后三个月,它连续报道了一件“大事”,其中写道:“四月六日晚间九点半,……前锋部队冲进台儿庄寨子……把原来困守台儿庄一角之残敌七八百人解决了!”这件“大事”(
C
)
A.揭开国共两党联合抗日的序幕
B.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C.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D.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答案:C
7. 1937年冬至1938年春,周立波以记者身份访问晋察冀边区。他在通讯报告中写道:“现在,这里的每座城镇,每个村庄都有自卫队。”“扶着长戈,他们是英武庄严的卫国的战士,但一回到田里,重新扶起犁耙的时候,他们依旧是朴素的农民。”“壮丁不够的乡村,在路上放哨的,都是小孩子。”由此可见(
D
)
A.国共合作推动全民族抗战
B.中国战场是东方主战场
C.边区抗战增强了人民信心
D.边区抗战以群众为基础
答案:D
8. 历史总是以各种形式呈现于现实当中。有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李老师以“认识历史的使者”为主题设计了如下学习任务,请你参与完成。
[一个名称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
(1)下面材料中“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对英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中国香港岛与九龙半岛之间的海港被冠以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有何条约依据?
香港的水坑口街,原名叫“波些臣街”——Possession Street(占领街)……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以纪念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
——摘编自《复兴之路》
[一处遗迹留下一段痛苦的记忆]
(2)下图中的遗址能够让你直接联想起中国哪次惨痛的遭遇?造成这一惨痛遭遇的侵略者是谁?这次侵略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

[一条胡同就是一处屈辱的见证]
(3)下列图文材料所示的是什么条约的内容?该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4)请你围绕“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这句话,以“废墟——会说话的历史”为题写一篇小短文。(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答案:(1)影响:打开了中国的市场,便于英国倾销商品,从中国获得大量财富,促进了英国的殖民扩张。依据:中英《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中英《北京条约》割九龙半岛南端给英国。
(2)惨痛的遭遇:第二次鸦片战争(或火烧圆明园)。侵略者:英法联军。危害: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条约:《辛丑条约》。最大影响: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4)论题:废墟——会说话的历史。论述:鸦片战争叩开了中国的大门,这一事件拉开了中国近代屈辱历史的序幕。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在旅顺进行大屠杀,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城后,大肆屠杀、劫掠。圆明园遗址、旅顺万忠墓纪念馆等历史遗迹和纪念馆,时刻警醒人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痛苦和警醒。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上一页 下一页